[实用新型]一种地质沉降位移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0512.7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1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高伟;王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伟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G01B5/02;G01B5/06;G01B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质 沉降 位移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属于地质测量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地质沉降位移测量装置,包括装置整体、沉降高度测量部件、沉降宽度测量机构和支撑固定部件,装置整体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沉降宽度测量机构,装置整体的另一侧贯穿连接有沉降高度测量部件,装置整体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固定部件,沉降高度测量部件的顶部外侧嵌入连接有刻度线,沉降高度测量部件与装置整体固定连接,沉降高度测量部件可以将底座沉降位移的高度进行测量,通过支撑弹簧固定在固定块内部的固定孔内,将沉降高度测量部件的位置进行固定,再读出沉降高度测量部件与横杆平齐的刻度线读数,避免沉降高度测量部件晃动,出现数据的误差,有效的提高了测量数据的精准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属于地质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质沉降位移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或地陷。它是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或工程地质现象),截至2011年12月,中国有50余个城市出现地面沉降,长三角地区、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已成重灾区。
现有的地质沉降位移测量装置测量数据不够精准,测量效果差,在现有的测量方法是利用人工拉线、皮尺等手段进行测量,不仅耗时耗力且效率低,全站仪测距或超站仪被采用实现精准测量,但此成本高昂,现有的地质沉降位移测量装置没有宽度位移测量部件,测量所需数据还需皮尺测量,增大数据的误差,装置不够完善,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地质沉降位移测量装置,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沉降位移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测量数据不够精准,测量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沉降位移测量装置,包括装置整体、沉降高度测量部件、沉降宽度测量机构和支撑固定部件,所述装置整体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沉降宽度测量机构,所述装置整体的另一侧贯穿连接有沉降高度测量部件,所述装置整体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固定部件,所述沉降高度测量部件的顶部外侧嵌入连接有刻度线,所述沉降高度测量部件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内杆,所述固定内杆的外侧嵌套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内杆的内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销,所述沉降高度测量部件的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活动销,所述沉降宽度测量机构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沉降宽度测量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内部中间内壁嵌入连接有活动槽,所述横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顶部复位弹簧柱,所述活动杆的内部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杆,所述复位弹簧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内杆,所述支撑固定部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垫块。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底端嵌入连接有密封块。
优选的,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软胶块。
优选的,所述支撑固定部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锥。
优选的,所述沉降宽度测量机构设置有一个,所述沉降宽度测量机构设置在装置整体的另一侧,所述沉降宽度测量机构与装置整体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沉降高度测量部件设置有一个,所述沉降高度测量部件设置在装置整体的底部一侧,所述沉降高度测量部件与装置整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地质沉降位移测量装置,沉降宽度测量机构,沉降宽度测量机构设置在装置整体的另一侧,沉降宽度测量机构与装置整体活动连接,沉降宽度测量机构可以将地质沉降的裂开宽度进行测量,且还可以将测量的部件进行收缩,减小了装置储存的空间,有效的提高了装置放置保存的便利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伟,未经高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05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