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壤环境检测用地下水含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9628.9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5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付喜军;彭茹冰;赵锋;李道宽;霍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喜军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B08B3/02;B08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3800 河南省驻马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环境 检测 用地 下水 含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环境检测用地下水含量检测装置,所述检测仪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个检测头,所述检测头的远离检测仪本体的一端贯穿检测箱的顶部位于检测箱的内部,所述检测箱的顶部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检测箱的内腔顶部设有管体,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塞杆贯穿检测箱的顶部与管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当检测仪本体通过检测头对土壤放置槽内部的土壤样品检测完成之后,人工对进水管内部进行注水,电动推杆开始进行工作,水通过管体向连接管内部注入水,水通过喷淋头向检测头的表面喷洒,电动推杆的活塞杆带动管体在检测头的表面向下运动,毛刷和喷淋头同时对检测头进行清洁,清洁工作完成后,通过风机对检测箱内的水分进行吹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壤环境检测用地下水含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环境实际上指连续覆被于地球陆地地表的土壤圈层。土壤环境要素组成农田、草地和林地等;它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的一个重要的圈层,连接并影响着其他圈层,其中地下水含量的检测也是土壤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对土壤中的含水量进行检测时需要用到检测仪,但是由于检测仪的检测头大多暴露在空气中,空气中的水分对检测的数据会造成影响,而且探头表面的土壤需要清洁后才能对不同的样品进行检测,为此,提出一种土壤环境检测用地下水含量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环境检测用地下水含量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壤环境检测用地下水含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仪本体和检测箱,所述检测仪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个检测头,所述检测头的远离检测仪本体的一端贯穿检测箱的顶部位于检测箱的内部,所述检测箱的顶部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检测箱的内腔顶部设有管体,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塞杆贯穿检测箱的顶部与管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管体的另一端连通有软管,所述管体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均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与管体的底部相连通,所述连接管靠近凹槽的一侧均匀设有喷淋头和毛刷,所述喷淋头与连接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检测箱的表面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检测箱表面相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检测箱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检测箱的下方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土壤放置槽,所述底板的两侧均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顶部焊接于检测箱的底部,所述检测箱的底部位于第二通孔的两侧均镶嵌有第一磁石,所述底板的两端均镶嵌有与第一磁石相吸引的第二磁石,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土壤放置槽贯穿所述第二通孔内部连接于检测箱的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检测头远离检测仪本体的一端贯穿凹槽的内部插入土壤放置槽的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检测箱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软管远离管体的一贯穿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固定连接于检测箱的顶部,所述箱体远离所述软管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贯穿箱体的表面与软管相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均匀固定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滑块的内部,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软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检测箱的表面铆接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电性输出端与风机的电性输入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电性输出端与电动推杆的电性输入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检测仪本体通过检测头对土壤放置槽内部的土壤样品检测完成之后,人工对进水管内部进行注水,电动推杆开始进行工作,水通过管体向连接管内部注入水,水通过喷淋头向检测头的表面喷洒,电动推杆的活塞杆带动管体在检测头的表面向下运动,毛刷和喷淋头同时对检测头进行清洁,清洁工作完成后,通过风机对检测箱内的水分进行吹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喜军,未经付喜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96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三坐标机器人
- 下一篇:用于输送带的双面剥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