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灌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8768.4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6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仪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鲁晓瑞 |
地址: | 274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灌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灌肠器,包括注射筒,注射筒内设置有推杆,注射筒螺纹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的一侧一体式连接有带有圆头的圆柱管,圆柱管内中部连接有水囊,圆柱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凹槽,凹槽内排布有水管,水管的一端与连接筒内部一体式连接并连通,水管上设有若干的出水孔,连接筒上设置有与水囊连通的进水管,进水管一侧设置有连接头,圆柱管内部位于水囊外壁设置有与水管数量相对应的挡板,挡板上设置有与水管连接的第一销杆,圆柱管上设置有供第一销杆穿过的第一销孔,第一销杆的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囊灌水膨胀,使凹槽内水管受第一销杆向圆柱管外侧推动,从而扩大药物喷射范围,加速对大肠的清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一种消化内科灌肠器。
背景技术
灌肠器又叫灌肠袋、清肠器,国家药监局审批的名称叫做排便清肠器,灌肠器属于一类医疗保健仪器,灌肠器主要是利用温水、盐水、各种灌肠液或者咖啡溶液等对大肠进行清洁,主要用于医疗机构治疗便秘,肛肠疾患等等,现有的灌肠器通过推杆将药物从灌肠管的出水口推入患者大肠内,灌肠管大小固定,药物喷射范围有限,不能更大范围的将药物喷射至患者大肠内来加速对大肠的清洁,这使得灌肠效率与效果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灌肠器,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水囊灌水膨胀,使凹槽内水管受第一销杆向圆柱管外侧推动,从而扩大药物喷射范围,加速对大肠的清洁。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消化内科灌肠器,包括注射筒,所述注射筒内设置有推杆,所述注射筒远离推杆一侧螺纹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一侧一体式连接有带有圆头的圆柱管,所述圆柱管内中部连接有水囊,所述圆柱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排布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与连接筒内部一体式连接并连通,所述水管上设有若干的出水孔,所述连接筒上设置有与水囊连通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侧设置有连接头,所述圆柱管内部位于水囊外壁设置有与水管数量相对应的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与水管连接的第一销杆,所述圆柱管上设置有供第一销杆穿过的第一销孔,所述第一销杆的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水管位于凹槽靠近连接筒处均与凹槽底部粘连,在水囊注水膨胀后,挡板上的第一销杆被顶出并将水管向外侧推动,当靠近连接筒处的水管被粘连后,不会被第一销杆带动离开凹槽,在将水囊中水抽出后,没有与凹槽粘连的部分水管能够回到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位于第一销杆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销杆,所述圆柱管上设置有与第二销杆相对应的第二销孔,所述第二销杆位于第二销孔内,并第二销杆的长度短于第一销杆,通过设置第二销杆和第二销孔,对挡板的移动具有导向性,使挡板移动时不会发生偏离。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管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卡套,所述卡套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橡胶垫,通过设置卡套,在塞入圆柱管时,卡套能防止患者肛门收缩,压迫水管,造成药物喷射不稳定,通过在卡套内部设置橡胶垫可以在将卡套套入圆柱管后,起到加大摩擦力的作用,放置卡套滑脱。
进一步的,所述卡套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圆弧形的橡胶挡垫,所述卡套靠近连接筒一侧设置有防止橡胶挡垫移动的凸块,设置橡胶挡垫,可以在灌肠时防止排泄物飞溅,造成大片污染,凸块可以防止橡胶挡垫滑出卡套外。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推杆的外侧套接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宽度大于注射筒内径,通过设置刻度线以及能够在推杆外侧活动套接的橡胶环,可以根据注射量需要,将橡胶环移动到相对应刻度线上,在推杆推动所需剂量后受橡胶垫阻挡,推杆将不再推进。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管与卡套均为导热性材料制成,通过患者对冷暖的感知,可以向水囊中注入温水或冷水,以此减少患者的肠道过冷或过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仪,未经刘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87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