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场语音交互装置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8243.0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1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品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8 | 分类号: | H04R1/08;H04R1/2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企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7 | 代理人: | 杨立铭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语音 交互 装置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远场语音交互装置安装结构,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相互扣合,所述下壳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扬声器模组,所述容置腔的一端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用于所述扬声器模组走线,所述上壳顶部设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所述通孔用于所述扬声器模组拾取声音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容置腔的一端设有用于规范扬声器模组走线的通槽,具有扬声器模组与外接设备走线规范,不会出现接触不良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语音交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场语音交互装置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远场语音是融合了AI语音搜索的一项改变用户体验的功能,远场语音识别需要前后端结合去完成,一方面在前端使用麦克风阵列硬件,通过声源定位及自适应波束形成做语音增强,在前端完成远场拾音,并解决噪声、混响、回声等带来的影响,结合人工智能算法,也就是后台识别引擎,通过软硬件的复杂结合,让远场语音实现自然人机交互。目前,远场语音交互装置的安装存在外接线束因不规范而造成接触不良、兼容性效果差,不能满足人们对远场语音交互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场语音交互装置安装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麦克风外接线束规范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远场语音交互装置安装结构,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相互扣合,所述下壳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扬声器模组,所述容置腔的一端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用于所述扬声器模组走线,所述上壳顶部设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所述通孔用于所述扬声器模组拾取声音。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容置腔内设有一条横向凸条和一体纵向凸条,所述横向凸条和所述纵向凸条交叉将所述容置腔分为四个部分,在每个部分内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扬声器模组。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下壳上设有用于和外接设备连接的螺丝孔。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容置腔的边缘设有若干个凹槽。若干个所述凹槽用于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的定位。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设有平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远场语音交互装置安装结构,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相互扣合,所述下壳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扬声器模组,所述容置腔的一端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用于所述扬声器模组走线,所述上壳顶部设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所述通孔用于所述扬声器模组拾取声音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容置腔的一端设有用于规范扬声器模组走线的通槽,具有扬声器模组与外接设备走线规范,不会出现接触不良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远场语音交互装置安装结构一种方向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远场语音交互装置安装结构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品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品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82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器压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油浸式电力线路调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