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面无盲区的无线充电装置及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5800.3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8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徐超;姬利明;许智诚;李芳琴;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50/60;H02J50/90;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季辰玲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盲区 无线 充电 装置 具有 功能 座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无盲区的无线充电装置及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座椅,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供无线受电设备插入的插槽,所述插槽的相对两侧均固定有送电板,两所述送电板的相对内侧设有与所述无线受电设备配合的送电线圈组;控制板,控制板上至少设有分别控制连接于两组送电线圈组的接口。本实用新型通过于无线充电装置的插槽内双面布设送电线圈,实现了双面无盲区的无线充电,通过将双面无盲区的无线充电装置设于座椅内,解决了因座椅周围空间狭小,不方便目视确认无线受电设备是否放置到位的问题,通过嵌装的方式,克减小了无线充电装置占用的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座椅。
背景技术
智能生活离不开手机,目前市场上的车里都备有给手机充电的充电线,边开车边连接充电线,汽车驾驶操作时十分不便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无线充电渐渐受到关注。最初,由于无线充电功率较低(一般为5W),无线充电电器件昂贵,使用无线受电设备(无线手机等)的用户也相对较少,所以,对于火车类公共交通工具,整车只有一个无线充电装置在中控台附近;现在,随着无线充电功率的提高(一般为15W,甚至为27W),无线充电电器件也降价很多,因此使用无线受电设备的用户也显著增加,整车只有一个无线充电装置,明显无法满足众多乘客的需求,因此,需要更多的无线充装置为坐在不同位置的乘客提供无线充电服务,那么座椅就作为了首选,但现有的无线充电装置基本都是采用水平放置形式,比较占用空间,对安装在座椅上提供了一定难度,而且,现有的无线充电装置只能实现单面充电,也就是一定要确认无线受电设备的受电线圈是否对准充电区域,否则无法充电,这无疑对充电区域有所限制,而座椅周围空间狭小,不方便目视确认无线受电设备是否放置到位,这对乘客的使用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这也是目前市场上亟待解决的痛点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座椅,通过于插槽内双面布设送电线圈,使整个插槽可以被送电线圈产生的感应磁场全面覆盖,进而实现对插入插槽内的无线受电设备进行双面无盲区的无线充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通过以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提供一种双面无盲区的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供无线受电设备插入的插槽,所述插槽的相对两侧均固定有送电板,两所述送电板的相对内侧设有与所述无线受电设备配合的送电线圈组。
本实用新型双面无盲区的无线充电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至少设有分别控制连接于两组所述送电线圈组的接口。
本实用新型双面无盲区的无线充电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组所述送电线圈组包括沿所述插槽的深度方向分布的多个送电线圈,每个所述送电线圈连接于所述控制板上的一个所述接口。
本实用新型双面无盲区的无线充电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两所述送电板上的所述送电线圈数量相同,且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座椅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座椅上设有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供无线受电设备插入的插槽,所述插槽的相对两侧均固定有送电板,两所述送电板的相对内侧设有与所述无线受电设备配合的送电线圈组。
本实用新型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座椅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基座嵌装于所述座椅的扶手上,所述扶手上设有供所述基座插入的安装口,且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基座上的所述插槽相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座椅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至少设有分别控制连接于两组所述送电线圈组的接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座椅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送电线圈组包括沿所述插槽的深度方向分布的多个送电线圈,每个所述送电线圈连接于所述控制板上的一个所述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未经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58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溅射靶材翘曲度自动校正与测量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摄像头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