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5663.3 | 申请日: | 2019-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3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唐永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永丽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12;B01D46/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7299 广东省云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生活 垃圾 填埋场填埋气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收集装置,包括集气筒和收集仓,所述集气筒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支撑脚,所述集气筒包括上端集气仓和下端集气仓,所述上端集气仓和下端集气仓固定连接,所述下端集气仓上均匀开设有溢流口,所述上端集气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采用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以及鹅卵石与碎石过滤,使得集气管内收集的填埋气纯度高,收集结束后,关闭电磁阀,防止收集仓内收集的填埋气溢出进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污染环境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垃圾填埋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填埋气发电是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应用的民好途径。我国城市垃圾填埋厂具有处理量大、技术简单实用、有机物质含量高、产气率较高等特点。通过填埋气发电上网售电创造经济效益,同时余热资源充分利用实现热电联产,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国家政策也积极鼓励和倡导城市垃圾厂填埋气发电综合利用,极大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垃圾填埋气体是生活垃圾填埋后,在填埋场内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以甲烷和二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气体,在对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进行收集时,由于现有的收集装置不具有过滤的功能,使得收集装置不仅仅收集填埋气,而且还会收集到一些杂质垃圾,使得收集的填埋气纯度低,同时收集的填埋气易泄露,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同时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收集装置,采用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以及鹅卵石与碎石过滤,使得集气管内收集的填埋气纯度高,收集结束后,关闭电磁阀,防止收集仓内收集的填埋气溢出进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污染环境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收集装置,包括集气筒和收集仓,所述集气筒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包括内套管和外圆管,所述内套管位于外圆管的内侧,所述内套管和外圆管通过梅花螺栓连接,所述集气筒包括上端集气仓和下端集气仓,所述上端集气仓和下端集气仓固定连接,所述下端集气仓上均匀开设有溢流口,所述上端集气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依次自上到下分布,所述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之间设置有鹅卵石,所述第二过滤网与第三过滤网之间设置有碎石,所述上端集气仓的内侧还设置有集气管,所述集气管的一端穿过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延伸至下端集气仓的内侧,所述集气管的另一端与收集仓连接,所述收集仓通过连杆安装在集气筒上,所述收集仓上还设置有排气口。
进一步,所述上端集气仓为一种圆柱体结构的构件,所述下端集气仓为一种圆锥体结构的构件。
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孔小于第二过滤网的网孔,第二过滤网的网孔小于第三过滤网的网孔。
进一步,所述集气管上安装有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集气管上均匀开设有溢气口。
进一步,所述集气管的内壁的下端安装有填埋气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脚支撑集气筒,使得集气筒在集气过程中,集气筒不易倾倒,保证集气筒放置平稳,集气筒插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内,填埋气通过填埋气过滤网过滤后流入集气管内,同时填埋气也可通过溢流口进入下端集气仓内,进入下端集气仓内的填埋气经过第一过滤网过滤后进入鹅卵石,并通过第二过滤网过滤后进入碎石内,之后再通过第三过滤网过滤,过滤后的填埋气通过溢气口进入集气管内,并最终进入收集仓内进行收集,采用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以及鹅卵石与碎石过滤,使得集气管内收集的填埋气纯度高,收集结束后,关闭电磁阀,防止收集仓内收集的填埋气溢出进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污染环境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收集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气筒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永丽,未经唐永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56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方舱CT底座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打印机的上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