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光纤识别的快速扣装射频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3365.0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5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黄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传世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18 | 分类号: | G09F3/18;G09F3/02;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许云峰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光纤 识别 快速 射频 标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光纤识别的快速扣装射频标签,包括射频标签,射频标签固定于壳体内,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一端铰接,另一端对合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两端面上设有缺口,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合时,两个缺口结合形成供光纤穿过的通道。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供射频标签放置的标签槽,标签槽四周设置有防止射频标签脱落的限位组件,第二壳体上设置有若干导向组件,光纤沿导向组件穿过壳体。有效保护了射频标签,且实现了光纤信息的快速读取,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标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光纤识别的快速扣装射频标签。
背景技术
光纤在通信和图像传输方面,高分子光导纤维的应用日益增多,工业上用于光导向器、显示盘、标识、开关类照明调节、光学传感器等。随着5G的飞速发展,光纤由于其具有传输损耗小、传输距离远、工作频带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成为网络传输最理想的载体,被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带来光纤布设规模越来越大,导致读取描述或标记每根光纤的光纤信息的难度大的问题。现有,光纤多采用贴在其上的纸标签来标记信息,容易脱落,且人工读取容易出错。公开号为CN201720305373的专利,将反映光纤信息的二维码通过固定卡扣固定在光纤上,但二维码贴纸仍暴露在外,容易受损,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光纤识别的快速扣装射频标签,将反应光纤信息的射频标签固定在壳体内,有效保护射频标签,便于光纤信息的快速读取。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光纤识别的快速扣装射频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标签,所述射频标签固定于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一端铰接,另一端对合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两端面上设有缺口,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合时,两个所述缺口结合形成供光纤穿过的通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供射频标签放置的标签槽,所述标签槽四周设置有防止射频标签脱落的限位组件,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若干导向组件,所述光纤沿导向组件穿过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射频标签不需要使用结构胶,也能在限位组件作用下稳固固定在标签槽中,生产过程方便迅速。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快速对合,套设在光纤外,壳体有效保护了射频标签,延长老化,且实现了光纤信息的快速读取,方便使用。
优选地,每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一端固定在第二壳体上的两个导向块,两个所述导向块分别设置在缺口两端,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合时,两个所述导向块的另一端抵靠在射频标签上,所述光纤沿两个导向块中间穿过壳体。对穿过壳体的光纤起到导向作用。
优选地,为实现导向效果和材料节约的平衡,所述导向组件为两组。
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若干结构相同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环绕标签槽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为L型,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部和卡合部,所述固定部与第一壳体固结,所述卡合部位于标签槽正上方,抵靠在所述射频标签的上端面。
优选地,所述卡合部与射频标签抵触面设置有橡胶垫。保护射频标签的印刷电路板。
优选地,所述标签槽槽底粘贴有金属反射层。加强射频标签的信号,方便读取光纤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弹性插接部,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可与弹性插接部配合的插接槽。实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壳体为一体成型的注塑件,工艺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壳体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施例壳体对合状态剖视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传世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传世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33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户外环网箱环境智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收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