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防脱落绳套的鼓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0068.0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4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天福;齐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汉旗乐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D13/12 | 分类号: | G10D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落 绳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防脱落绳套的鼓棒,包括鼓棒、弹力绳、调节扣;所述鼓棒尾端设置通孔,弹力绳穿过通孔后弹力绳的两端再分别穿过两个调节扣上的通孔,弹力绳的两端端部设置绳结;所述调节扣可沿着弹力绳移动并可相对于弹力绳固定,两个调节扣之间的弹力绳可套接在鼓手的手腕上。当鼓手练习敲鼓前,可先调节距离鼓棒尾端最近的第一个调节扣与鼓棒尾端之间的距离,以实现鼓棒可以灵活敲击鼓面为目的;然后在调节第一个调节扣与第二个调节扣之间的间距,不要对手腕产生压迫感,使得鼓手不舒服,并且可以有效防止鼓棒从手腕滑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带防脱落绳套的鼓棒。
背景技术
很多初学敲鼓的爱好者在初次练习中经常由于动作不合理使得鼓棒在敲打中脱手或者一些鼓手在表演过程中不小心鼓棒会脫手,这些都很容易造成鼓棒摔坏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防脱落绳套的鼓棒,结构简单可靠,完全解决了鼓棒脱手的问题,并且还不影响敲鼓的手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防脱落绳套的鼓棒包括鼓棒、弹力绳、调节扣;所述鼓棒尾端设置通孔,弹力绳穿过通孔后弹力绳的两端再分别穿过两个调节扣上的通孔,弹力绳的两端端部设置绳结;所述调节扣可沿着弹力绳移动并可相对于弹力绳固定,两个调节扣之间的弹力绳可套接在鼓手的手腕上。
所述调节扣上设置轴线平行的弹力绳固定通孔,弹力绳穿过弹力绳固定通孔,调节扣上还设置有可压紧弹力绳固定通孔内弹力绳的压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防脱落绳套的鼓棒通过合理的防脱落绳套设计,可帮助鼓手不将鼓棒摔落在地。通过设置弹力绳及间距可调节的调节扣,可实现针对不同的鼓手,均可调节出舒适的防脱落绳套位置,并且不影响敲鼓效果,简单可靠,制造成本低,有很广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 鼓棒 2弹力绳 3调节扣 4绳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防脱落绳套的鼓棒包括鼓棒1、弹力绳2、调节扣3;所述鼓棒1尾端设置通孔,弹力绳2穿过通孔后弹力绳2的两端再分别穿过两个调节扣3上的通孔,弹力绳2的两端端部设置绳结4;所述调节扣3可沿着弹力绳2移动并可相对于弹力绳2固定,两个调节扣3之间的弹力绳2可套接在鼓手的手腕上。
所述调节扣3上设置轴线平行的弹力绳固定通孔,弹力绳穿过弹力绳2固定通孔,调节扣3上还设置有可压紧弹力绳固定通孔内弹力绳2的压紧定位装置。
当鼓手练习敲鼓前,可先调节距离鼓棒1尾端最近的第一个调节扣3与鼓棒1尾端之间的距离,以实现鼓棒1可以灵活敲击鼓面为目的;然后再调节第一个调节3扣与第二个调节扣3之间的间距,不要对手腕产生压迫感,使得鼓手不舒服,并且可以有效防止鼓棒1从手腕滑落。
上面所述的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种带防脱落绳套的鼓棒的一些功能结构原理,由于对相同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容易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的修改,因此本说明书并非要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防脱落绳套的鼓棒局限在所示或者所述的具体机构及适用范围内,故凡是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汉旗乐器有限公司,未经漳州汉旗乐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00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隔音墙面板
- 下一篇:一种机械密封外冲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