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CPU散热器热交换的冷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09153.5 | 申请日: | 2019-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8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鑫全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473 | 分类号: | H01L23/473;G06F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孙彦斌;赵莎莎 |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cpu 散热器 热交换 冷却 装置 | ||
1.一种用于CPU散热器热交换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CPU散热器热交换的冷却装置包括:
散热铜底,其设置于所述冷却装置的底部;
壳体,其设置于所述散热铜底的上方,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复合腔室,所述复合腔室包括竖直布置并通过水平壁间隔开的叶轮腔和热交换腔,所述叶轮腔位于所述热交换腔的上方;
叶轮,其设置于所述叶轮腔内,所述壳体上方设置有叶轮盖;以及
马达线组,其设置在所述叶轮盖上;
其中,所述热交换腔和所述叶轮腔通过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腔的侧壁上的至少一个管道相连通,并且所述热交换腔的侧壁与所述水平壁通过台阶分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CPU散热器热交换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腔和所述热交换腔注塑为一体结构,所述叶轮腔内设置有上水口和下水口,其中,所述上水口与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腔的侧壁上的其中一条所述管道相连通,所述下水口与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腔的侧壁上的另一条所述管道相连通,并且上水口入口和下水口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腔的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CPU散热器热交换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分别连接外部进水水嘴和出水水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CPU散热器热交换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导流板,其设置于所述热交换腔内,所述导流板的正面设置有进水流道、下水流道和第一出水流道,所述导流板的背面中央设置有第二出水流道,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入水口,其中,所述进水流道与所述第一入水口相连通,所述下水流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并且所述进水流道与所述第二出水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水流道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出水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CPU散热器热交换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液能够由所述第一入水口流入,经过所述进水流道、所述第二出水流道流入散热铜底上的吸热板,以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冷却液分别由两个所述第二入水口、所述第一出水流道、所述上水口入口汇入其中一条所述管道进入叶轮腔,所述冷却液在叶轮增压后能够经由所述下水口、另一条所述管道、所述下水口出口进入所述下水流道,并由所述第一出水口流出。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CPU散热器热交换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腔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储存冷却液,并且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隔水板,所述隔水板的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隔水板用于将边侧的进水导向中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CPU散热器热交换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板遮蔽在所述上水口的上方,并且所述隔水板靠近所述上水口的一侧设置有竖直挡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CPU散热器热交换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盖的内部设置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一端与所述叶轮盖的顶部内壁相连接,所述中心轴的另一端用于穿过所述叶轮的中心,并设置在所述隔水板的通孔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CPU散热器热交换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中心轴的直径。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CPU散热器热交换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与所述散热铜底上的吸热板之间设置有软胶片,所述叶轮盖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壳体与所述散热铜底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并且所述散热铜底的底部设置有密封螺纹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鑫全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鑫全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915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防水抗摔激光灯
- 下一篇:一种液控可闭锁式单向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