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位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07267.6 | 申请日: | 2019-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8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熊嘉锋;曹通;杜鹏程;薛柏喻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鑫精合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8 | 代理人: | 王胜利 |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细柳***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位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位工装,包括:工装底座、固定轴、夹紧单元和转动件;固定轴一端与工装底座的工作面紧固连接,另一端悬空,固定轴的轴向与工作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夹紧单元设置在固定轴上,用于夹持待修复的工件;转动件设置在夹紧单元和工作面之间的固定轴上,用于带动夹紧单元转动。本实用新型将链轮设置在夹紧单元之间,通过设置在夹紧单元上的定位孔确定链轮的基准进而将链轮放正,通过两个丝杠将设置在夹紧单元之间的链轮固定,使链轮与夹紧单元形成一个整体,夹紧单元和链轮可以相对于固定轴转动,改变链轮的摆放位置,便于修复,省时省力,同时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链轮,齿轮,其它装置也适用,适用范围较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修复工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位工装。
背景技术
由于采煤机在工作过程中链轮受到撞击、摩擦、腐蚀,导致链轮表面磨损尺寸不足而无法使用,由于新制链轮成品费用较高,现有技术中多采用电弧增材修复方式进行链轮再制造利用。
目前针对链轮损伤部位的采用人工电弧修复,未实现机械化自动修复,修复完成后进行机加工获得最终尺寸。而每件链轮圆周都包含一圈齿,在修复齿的过程中需要摆放不同位置进行修复,但是链轮重量较大,改变摆放位置较为困难,而且在人工摆放位置时会由于无法精准定位,导致链轮修复后尺寸误差,人工修复周期较长且质量难以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改变链轮摆放位置困难,无法精准定位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变位工装,从而满足不同的设计需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位工装,包括:工装底座;
固定轴,固定轴一端与工装底座的工作面紧固连接,另一端悬空,固定轴的轴向与工作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
夹紧单元,夹紧单元设置在固定轴上,用于夹持待修复的工件;
转动件,转动件设置在夹紧单元和工作面之间的固定轴上,用于带动夹紧单元转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修复的工件设置在夹紧单元上,使待修复的工件与夹紧单元形成一个整体,由于转动件设置在夹紧单元和工作面之间的固定轴上,转动件在驱动夹紧单元转动的同时带动待修复的工件转动,改变待修复的工件的摆放位置,便于修复,省时省力,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较广。
优选地,待修复的工件为链轮或齿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修复链轮或齿轮,同时也可以用于修复其他的装置,适用范围较广。
优选地,夹紧单元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通过开设的第一通孔间隔套设在固定轴上;第二夹板远离工作面,自第二夹板的第一通孔的孔壁开设若干定位槽,定位槽沿第一通孔的周向分布;
定位块,定位块能够插入定位槽,以固定第二夹板至固定轴上;
以及若干调整件,调整件用于沿固定轴轴向,调整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间距。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紧单元中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通过第一通孔间隔套设在固定轴上,在第二夹板的第一通孔的孔壁开设若干定位槽,将定位块插入定位槽中,将第二夹板固定在固定轴上,并通过调整件调整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间距,使链轮或齿轮等待修复的工件紧固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便于后期的操作。
优选地,调整件包括螺杆,螺杆一端固定在第一夹板上开设的第二通孔中,另一端贯穿开设在第二夹板上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至少为两个,第三通孔均匀设置在第一通孔的同心圆的周围,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相对设置;
螺母,螺母旋接在螺杆上,并设置在远离第一夹板的第二夹板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鑫精合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鑫精合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72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振动筛
- 下一篇:一种垃圾处理器干湿分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