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妇产科护理的多功能束缚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07115.6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1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丽 |
主分类号: | A61F5/03 | 分类号: | A61F5/03;A61F7/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1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妇产科 护理 多功能 束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妇产科护理的多功能束缚带,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左侧顶端连接有第二带体,且第二带体的底端外侧边缘设置有第二连接层,并且第二带体的顶端外侧安装有卡合杆体,所述第一带体的中间分别连接有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且第二防护层的外部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层,并且第一带体的左侧顶端固定有卡合环。该用于妇产科护理的多功能束缚带,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通过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可以很好的完成粘接工作,配合卡合环和卡合杆体之间的卡合关系还可以很好的对第一带体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使得整个束缚带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快速且方便,使用更加舒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后束缚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妇产科护理的多功能束缚带。
背景技术
在产妇分娩完成后,一般为了使得身材恢复到产前的状态,经常会使用到束缚带来对腰部进行限制工作,保证穿衣的美观性,现有市场上的束缚带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现有市场上的束缚带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安装较为复杂,通过卡扣进行卡合会出现卡合的过程中过于耗费时间的现象发生,通过粘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对粘接的松紧度进行调节,导致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需要频繁的对束缚带的紧固度进行调整工作,还是会耗费大量时间;
2、传统的束缚带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束缚带具有较多的功能,经常会在束缚带的外部进行暖宝宝和艾灸贴的粘接工作,但其在进行粘接的过程中却不能很好的防止热量散失工作,以及不方便后期的撕下工作,因此,我们便提出一种方便解决上述问题的产妇多功能束缚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妇产科护理的多功能束缚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束缚带在进行安装的时候过于耗费时间,以及不方便对粘贴的暖宝宝等进行后期撕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妇产科护理的多功能束缚带,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左侧顶端连接有第二带体,且第二带体的底端外侧边缘设置有第二连接层,并且第二带体的顶端外侧安装有卡合杆体,所述第一带体的中间分别连接有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且第二防护层的外部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层,并且第一带体的左侧顶端固定有卡合环,所述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的外部表面均通过拉链体连接有拆卸布,且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的中间内侧均粘接有粘接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之间为一体结构,且第一带体上设置的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的内部结构相同,且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内部与粘接层之间的连接关系与魔术贴的粘接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二带体的顶端偏上方位置均匀的分布有卡合杆体,且卡合杆体与卡合环相互卡合。
优选的,所述卡合环设置在第一带体的顶端位置,且卡合环与卡合杆体之间为过渡配合的连接关系,并且卡合杆体与卡合环为硅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粘接层的外部为光滑平面,且粘接层在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的中间位置均有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妇产科护理的多功能束缚带;
1、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通过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可以很好的完成粘接工作,配合卡合环和卡合杆体之间的卡合关系还可以很好的对第一带体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使得整个束缚带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快速且方便,使用更加舒适;
2、防护层内部粘接层的设置可以很好的在其上方对暖宝宝等进行粘接,在后期对暖宝宝进行撕扯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对粘接层进行撕扯即可,方便且快捷,同时不会出现撕扯不彻底,影响整个束缚带外观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丽,未经宋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71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麻醉剂喷射装置的可视喉罩
- 下一篇:锂电池极片表面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