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简易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06234.X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2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雷翅;徐海军;张鹏;林杨高;李浩辉;张占松;马庆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原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德魁;张玲春 |
地址: | 5104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简易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简易模具,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包括若干侧板,若干所述侧板首尾顺次连接以围成供原材料受压成型的容置腔;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外形与所述容置腔的外形相适应,所述容置腔的内侧壁上朝内凸出设置有若干承托部,所述第二板体上对应所述承托部设置有承托腔,所述承托腔的高度值小于所述第二板体的厚度值;所述第二板体嵌套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时,所述第二板体的上端面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二板体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板体的下端面持平。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模具的快速装配,并且在压力机的作用下能有效降低侧板变形、模具损坏解体的问题,使用更为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简易模具。
背景技术
在现代建筑施工工艺中常用到大量的建筑材料,但因天然原材料存储量有限、开采成本越来越高、以及考虑开采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天然原材料的开采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而随着科学技术日逾的发展,各种新型人造基材越来越丰富,人工合成材料因其环保、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耐污染、施工方便、花纹图案可人为控制等特点,是现代建筑天然原材料的理想代替品,也因此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量生产、应用,发展成为一门新的产业。
人工合成材料的生产基本原理就是把混合物原料装模,经压力机高压生成。当前市面上压力机所配套使用的常规模具大部分由一块底板和四块侧板组成,在侧板的底部开凹槽用于卡住底板,并在四块侧板上开孔、攻牙,通过螺栓将四块侧板与底板组整成一个完整模具。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模具需经受住压力机上、下高频震动以及高压状态下原材料受挤压所产生的横向张力,所以该类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侧板变形、牙丝磨损、严重的话引起螺栓断裂、模具解体等情况,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简易模具,可以实现模具的快速装配,并且在压力机的作用下能有效降低侧板变形、模具损坏解体的问题,使用更为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配式简易模具,包括:
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包括若干侧板,若干所述侧板首尾顺次连接以围成供原材料受压成型的容置腔;
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外形与所述容置腔的外形相适应,所述容置腔的内侧壁上朝内凸出设置有若干承托部,所述第二板体上对应所述承托部设置有承托腔,所述承托腔的高度值小于所述第二板体的厚度值;
所述第二板体嵌套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时,所述第二板体的上端面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二板体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板体的下端面持平。
作为优选,所述侧板设置有四块,所述容置腔设置呈矩形。
作为优选,所述侧板为一体式结构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侧板与所述承托部为一体式结构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承托部为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端部的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的形状与所述容置腔的形状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承托腔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上的环状阶梯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承托部的上端面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承托部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板体的下端面持平。
作为优选,所述承托腔的高度值等于所述承托部的高度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原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原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62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快拆U型把手
- 下一篇:一种炼铁高炉送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