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生活垃圾无氧裂解资源化利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05920.5 | 申请日: | 2019-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6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牛佳伟;陈严华;曾祖刚;况前;胡双清;杜安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春艳 |
| 地址: | 4012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生活 垃圾 裂解 资源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生活垃圾无氧裂解资源化利用装置,包括炉体,炉体内从上到下依次交错设置有制热隔板,在最下层的制热隔板的下方交错设置有出料隔板,炉体的下方设置有与出料冷却室联通的废渣斗,炉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制热隔板为中空隔板,其内部形成燃烧室,炉体的侧壁上对应反应室的位置设置有裂解气回收总管,裂解气回收总管分出多个支管分别与各个燃烧室联通,每个燃烧室设置有空气进气管,每个燃烧室设置有排气支管,与三级喷淋塔的下端进气口相连。利用裂解气燃烧为反应室提供热量,最终实现燃烧尾气达标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能耗低。同时该装置可实现连续进出料,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生活垃圾无氧裂解资源化利用装置,属于垃圾资源化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垃圾处理方式随着技术的更新和发展逐渐优化,从一开始的填埋、焚烧、再到如今真正做到3R原则的生物质利用及垃圾热解技术。热解法是利用垃圾中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对其进行加热,使有机物产生裂解成可燃烧气体和炭化物,可燃气体内还有含焦油,直接排放至空气中污染大气。目前市场上的裂解炉普遍不能连续进料、连续出料,这就降低了生活垃圾处理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另一种一体化生活垃圾无氧裂解资源化利用装置。实现连续进出料的同时,将裂解气作为燃料气,为裂解提供热能,并量裂解气燃烧的尾气处理达标后排放。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生活垃圾无氧裂解资源化利用装置,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从上到下依次交错设置有制热隔板,在最下层的制热隔板的下方交错设置有出料隔板,所有制热隔板和出料隔板将炉体从上到下分为依次联通的预热室、多层反应室以及出料冷却室,所述炉体的下方设置有与出料冷却室联通的废渣斗,所述炉体的顶端靠近最上层制热隔板的连接端的上方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上方安装有进料输送机,所述制热隔板为中空隔板,其内部形成燃烧室,所述炉体的侧壁上对应反应室的位置设置有裂解气回收总管,所述裂解气回收总管分出多个支管分别与各个燃烧室联通,每个支管上设置有气体流量调节阀,所述裂解气回收总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每个燃烧室设置有空气进气管,所有燃烧室的空气进气管与鼓风机相连,每个燃烧室设置有排气支管,所有排气支管与排气总管相连,所述排气总管与三级喷淋塔的下端进气口相连,所述三级喷淋塔的顶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炉体内设置有让物料从上到下移动的输送装置或者是能让物料从上到下靠重力移动的结构。
采用上述方案,经过筛分除铁的生活垃圾(筛分将泥土、玻璃、碎石、碎砖筛分出来,强磁除铁器除去铁、纽扣电池等),然后进入第二破碎机破碎,破碎后的垃圾经过进料斗上方的进料输送机输进入炉体内,在炉体内,首先进行预热,控制预热室内的温度为100°-120°,除去垃圾中的水分。预热后的垃圾依次进入多层反应室。反应室设置多层,增加垃圾在反应室内停留的时间,保证垃圾充分裂解。反应室的温度控制在300°-700°(通过控制进入燃烧室内的裂解气(燃料气)的流量来控制温度)。裂解气通过裂解气回收总管进入燃烧室燃烧。气体燃烧为反应室和预热室的反应提供热量。裂解后的残渣炭化物进入出料冷却室,冷却后进入废渣斗。燃烧室燃烧后产生的气体经过排气支管从三级喷淋塔的下端进气口进入三级喷淋塔,在三级喷淋塔内,从下到上依次经过三级喷淋洗涤后排放。排气总管上设置引风机。
上述方案中:所述炉体内从上到下设置有三块制热隔板以及一块出料隔板,从上到下依次隔出预热室、两层反应室以及出料冷却室,所述出料隔板的自由端正好位于废渣斗的进料口的上方。
上述方案中:所述制热隔板和出料隔板均从连接端到自由端逐渐向下倾斜,所述倾斜角度为15°-40°,从而实现让物料顺着倾斜的制热隔板和出料隔板向下移动。无动力,物料靠重力自然下移,倾斜角度设置在15°-40°,倾斜角度较小,从而使得物料下移的速度减慢,增加其在反应室内的停留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59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青梅分选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安全鞋检测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