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粉煤灰颗粒度分离优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04414.4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3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张岩;刘靖华;郭枫;张杨;于利源;刘博;刘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岩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5/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盈创中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5 | 代理人: | 李燕妮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粉煤 颗粒 分离 优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粉煤灰颗粒度分离优化装置,包括不锈钢板、角钢,不锈钢板、角钢设置在烟道内,所述角钢平行于烟道烟气流向放置,不锈钢板与烟道使用角钢焊接支撑,不锈钢板与烟道呈45°角布置,不锈钢板厚度8mm、宽1000mm、长16000mm,通过加装粉煤灰颗粒度分离优化装置,使烟道通风宽度由7米缩减至6.3米,宽度减少10%,使烟气向下冲力增加,使颗粒较大的粉煤灰最大限度的在省煤器灰斗内沉降,达到了减少粗颗粒粉煤灰进入静电除尘器、使粉煤灰细度在≤45%(45μm方孔筛余)范围以内合格的目的,粉煤灰能够正常销售,提高经济收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锅炉粉煤灰颗粒度分离优化装置。
背景技术
我厂锅炉气力输灰方式为含灰烟气由锅炉106米尾部烟道引出,到达锅炉74米省煤器输灰进行第一次分离。灰尘颗粒较大较粗的灰尘自然沉降进入省煤器输灰灰斗,由省煤器输灰系统输送至干排渣渣仓后进行处理,其余含灰烟气进入静电除尘器进行灰气分离,然后由电除尘气力输灰系统输送至灰库。
根据《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国家标准(GB/T1596-2017)中对粉煤灰细度要求在≤45%(45μm方孔筛余)范围以内。我厂自2018年以来粉煤灰细度超标期间,经吉林省质量监督权威部门经多次检验,我厂粉煤灰细度均处在48%-57%范围之间,大于国家标准中粉煤灰细度最低标准,不能满足粉煤灰正常销售,对我厂经济收入造成了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锅炉粉煤灰颗粒度分离优化装置,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的相关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锅炉粉煤灰颗粒度分离优化装置,包括不锈钢板2、角钢3,不锈钢板2、角钢3设置在烟道内,所述角钢3平行于烟道烟气流向放置,不锈钢板2与烟道使用角钢3焊接支撑,不锈钢板2与烟道呈45°角布置。
优选的,所述不锈钢板2厚度8mm、宽1000mm、长16000mm。
优选的,所述煤灰颗粒度分离优化装置加装在锅炉标高74.3m省煤器输灰灰斗1上方锅炉尾部烟道内炉后侧烟道壁上。
优选的,所述不锈钢板2、角钢3与烟道壁之间焊缝焊肉宽度不小于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原设计中,我厂锅炉气力输灰方式为含粉煤灰烟气由锅炉106米尾部烟道引出,到达锅炉74.3米省煤器输灰进行第一次分离。但由于烟道通风宽度为7米较宽,烟气向下冲力较小,致使部分颗粒较大较粗的粉煤灰自然沉降进入省煤器输灰灰斗,其余颗粒较大较粗的粉煤灰随烟气进入静电除尘器进行灰气分离,然后由电除尘气力输灰系统输送至灰库,导致我厂粉煤灰细度均处在48%-57%范围之间,大于国家标准中粉煤灰细度最低标准,不能满足粉煤灰正常销售,最终对我厂经济收入造成了损失。
(2)、新设计较原设计相比较,通过加装粉煤灰颗粒度分离优化装置,使烟道通风宽度由7米缩减至6.3米,宽度减少10%,使烟气向下冲力增加,使颗粒较大的粉煤灰最大限度的在省煤器灰斗内沉降,达到了减少粗颗粒粉煤灰进入静电除尘器、使粉煤灰细度在≤45%(45μm方孔筛余)范围以内合格的目的,粉煤灰能够正常销售,提高我厂经济收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省煤器输灰灰斗;2、不锈钢板;3、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岩,未经张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44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