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烘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02981.6 | 申请日: | 2019-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6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宋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雅春白夏青茶叶专业合作社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2036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烘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用于抽出湿气的抽气装置和设于烘干箱内的烘干架;烘干架包括电机、竖直设于箱体内的转轴、多个横向设于箱体内的蜗杆、多个网箱、以及用于支撑蜗杆的支撑架;电机设于箱体底部,转轴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转轴设置有多个涡轮;支撑架沿转轴的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轴承孔,多个轴承孔内均安装有轴承,蜗杆与轴承连接,网箱与蜗杆同轴连接,蜗杆与涡轮啮合,以带动网箱转动。在烘干的过程中,茶叶随网箱不断的翻转,使得茶叶各部分烘干均匀,并且不断翻转的网箱还能防止因茶叶中的水分较多而出现的板结的现象,提高了烘干的质量,为后续的加工工序提高良好的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的加工工艺中,涉及到干燥工艺,对于不同种类的茶叶,其采用的干燥工艺也有所不同,对于绿茶,多是采用先烘干再炒干,而对于红茶,则是将发酵好的茶坯通过高温烘焙来迅速的蒸发水分。
由于绿茶经过揉捻后的含水量极高,采用传统的板式的烘干设备,在烘干过程中,茶叶易板结,导致烘干不均,影响后续的茶叶炒作工序,进而影响茶叶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其采用射频烘干技术,结合到可旋转的烘干架,可均匀的烘干茶叶,为后续加工提供良好的条件,进而提高茶叶的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用于抽出湿气的抽气装置和设于所述烘干箱内的烘干架;
所述烘干箱包括箱体、设于所述箱体内壁的射频烘干发射器、相对设置的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
所述烘干架包括电机、竖直设于所述箱体内的转轴、多个横向设于所述箱体内的蜗杆、多个网箱、以及用于支撑所述蜗杆的支撑架;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箱体底部,所述转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轴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涡轮;所述支撑架竖直设于的箱体内,且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箱体的顶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沿所述转轴的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轴承孔,多个所述轴承孔内均安装有轴承,所述蜗杆与所述轴承连接,所述网箱与所述蜗杆同轴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啮合,以带动所述网箱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对称设置,所述蜗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轴承连接,所述蜗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轴承连接;所述蜗杆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端连接有一所述网箱,所述蜗杆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连接有另一所述网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抽气装置包括风机、气管和设于所述气管进风嘴,所述风机设于所述箱体的外壁,所述气管设于所述箱体的内壁,所述进风嘴与所述气管连通,所述气管的出风口与所述风机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网箱包括本体、设于所述本体一端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蜗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本体设有用于进料或出料的网箱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蜗杆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蜗杆的一端螺纹连接,且所述螺纹的旋向与所述蜗杆的转动方向相反。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雅春白夏青茶叶专业合作社,未经洪雅春白夏青茶叶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29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控制系统用的组合柜
- 下一篇:一种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