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涂胶槽的车身结构及汽车机盖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02808.6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3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钟顺;黄大成;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0 | 分类号: | B62D25/10;B62D25/12;B62D6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陈晓敏 |
地址: | 251200 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国家***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涂胶 车身 结构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涂胶槽的车身结构及汽车机盖,包括车身本体,所述车身本体的涂胶区域设置用以形成涂胶槽的台阶,所述台阶围成四边形结构,四边形结构内部形成涂胶槽的槽体,所述车身本体对应于四边形结构内部开设多条凹槽。该车身结构在涂胶区域设置台阶结构形成涂胶槽,可以保证粘接后的可靠性、间隙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汽车车身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涂胶槽的车身结构及汽车机盖。
背景技术
车身涂胶是车辆生产当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尤其对于申请人采用全面无焊工艺制造白车身工艺来说,涂胶对于整个车身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涂抹的位置、厚度、数量等参数都会影响最终的粘合效果。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好胶的涂抹量和涂抹位置保证最终的效果就显得非常重要。
如采用简单的平面结构,则涂胶位置不明显,涂胶厚度难掌控,粘合以后如发生扭动位移等易出现溢胶等不良情况;
如采用打磨、增加表面粗糙度等方法处理粘接位置,又会给产品的加工生产增加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涂胶槽的车身结构及汽车机盖;该车身结构在涂胶区域设置台阶结构形成涂胶槽,可以保证粘接后的可靠性、间隙一致性。
本公开的第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带有涂胶槽的车身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涂胶槽的车身结构,包括车身本体,所述车身本体的涂胶区域设置用以形成涂胶槽的台阶,所述台阶围成四边形结构,四边形结构内部形成涂胶槽的槽体,所述车身本体对应于四边形结构内部开设多条凹槽。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台阶的高度为0.2~0.5mm。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四边形结构为矩形。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为长条形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长度小于四边形结构的边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宽度为0.3~0.7mm。
本公开的第二目的提出一种汽车机盖,包括相粘接的机盖内板和机盖外板,所述机盖内板对应于机盖外板侧设置多个用以形成涂胶槽的台阶,台阶抵靠于机盖外板,每一所述台阶围成四边形结构,四边形结构内部形成涂胶槽的槽体,所述机盖内板对应于四边形结构内部开设多条凹槽。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为:
本公开的车身结构,采用台阶形成涂胶槽,涂胶槽起到涂胶标记的作用,保证了每辆车的涂胶数量和质量的一致性。
本公开的车身结构,采用台阶形成涂胶槽,台阶起到挡住防止胶液挤压溢出或掉落的作用。
本公开的车身结构,对应于台阶内部开设凹槽,进一步增加了胶液的粘接强度。
本公开的车身结构,采用台阶形成涂胶槽,能保证两零部件粘接后间隙一致性。
本公开的车身结构,采用台阶形成涂胶槽,为注塑模具一次成型无需二次加工。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公开的涂胶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涂胶槽在机盖内板上的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机盖内板和机盖外板粘合处配合示意图;
图中,1台阶,2槽体,3凹槽,4机盖内板,5涂胶槽,6机盖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松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28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纤维电阻炉
- 下一篇:一种玻化微珠、松銤维铂膨胀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