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焦化生产中剩余氨水的脱氰蒸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02429.7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4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朱乐群;黄恒波;郑德;王兴祥;吴宏杰;李汉青;杜昆;吴晓慧;王鹏;程生奇;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马钢化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C02F101/18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于婉萍;平静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人头***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焦化 生产 剩余 氨水 脱氰蒸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焦化生产中剩余氨水的脱氰蒸氨系统,属于冶金焦化行业剩余氨水蒸氨领域。它包括蒸氨塔和生化处理装置,还包括加热器和脱氰水解塔,剩余氨水进管经加热器与脱氰水解塔的反应入口相连,脱氰水解塔的脱氰废水出水管与蒸氨塔的入料口相连,所述蒸氨塔的废水出口管道经废水泵与生化处理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脱氰水解塔的设置对进入蒸氨塔前的剩余氨水进行脱氰处理,从而可以有效脱除剩余氨水中的氰化物,有利于保证后续生物脱氮处理工艺的正常运行,同时也改善了氰化物对蒸馏塔的腐蚀情况,且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投资低,节能减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焦化行业剩余氨水蒸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焦化生产中剩余氨水的脱氰蒸氨系统。
背景技术
剩余氨水主要由炼焦煤表面含水和炼焦煤干馏过程中产生的化合水组成,除此之外,还包括粗苯分离水、焦油装置分离水以及煤气终冷装置的冷凝水等。剩余氨水中含有NH3、H2S、CO2、HCN、酚及少量的焦油等杂质,是焦化工业污水的主要来源,因此需对剩余氨水进行处理,其也是焦化生产中的工序之一。
常规的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均是将剩余氨水直接进行蒸氨,然后将蒸氨废水送至生化处理站进行生物脱氮处理。但由于蒸氨后的废水中含有较多氰化物,氰化物的存在会对生化处理微生物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废水处理效果。因此,为了使废水能达到排放要求,现有技术中进生化池之前通常需要向废水中添加药剂进行预处理,工艺操作相对复杂,且由于废水脱氰是在蒸氨后进行,剩余氨水在进入蒸氨塔进行蒸氨处理时其中的氰化物还会对蒸氨塔造成腐蚀。
经检索,关于剩余氨水的蒸氨处理已有相关公开。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10749903.9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焦炉煤气脱硫脱氰碱洗段碱液处理工艺及装置,从焦炉煤气脱硫脱氰碱洗段排出的碱液送入碱液解析塔内与蒸汽逆向接触,将碱液中的氰离子脱除;碱液解析塔顶部热解出的HCN气体送往剩余氨水蒸馏塔顶部,随剩余氨水蒸馏塔塔顶氨气一同蒸出;或者将碱液解析塔顶部热解出的HCN气体送入真空碳酸钾脱硫工艺的再生塔顶酸性气体输出管道中;碱液解析塔底部,解析反应后的碱液自流至剩余氨水蒸馏塔中,进行后续分解固定铵的蒸馏过程。该申请案虽然对进入剩余氨水蒸馏塔前的碱液进行了脱氰处理,但该申请案并未对进入蒸馏塔前的剩余氨水做任何处理,因此仍不可避免剩余氨水中氰化物对后续生化处理工艺的影响,且剩余氨水中氰化物也会对蒸馏塔造成一定的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剩余氨水中的氰化物会对生化处理效果造成影响以及造成蒸馏塔腐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焦化生产中剩余氨水的脱氰蒸氨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脱氰水解塔的设置对进入蒸氨塔前的剩余氨水进行脱氰处理,从而可以有效脱除剩余氨水中的氰化物,有利于保证后续生物脱氮处理工艺的正常运行,同时也改善了氰化物对蒸馏塔的腐蚀情况。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焦化生产中剩余氨水的脱氰蒸氨系统,包括蒸氨塔和生化处理装置,还包括加热器和脱氰水解塔,剩余氨水进管经加热器与脱氰水解塔的反应入口相连,脱氰水解塔的脱氰废水出水管与蒸氨塔的入料口相连,所述蒸氨塔的废水出口管道经废水泵与生化处理装置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前还连接有换热器Ⅰ,且蒸氨塔的废水出口管道经换热器Ⅰ与生化处理装置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Ⅰ与生化处理装置之间还连接有冷却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脱氰水解塔的脱氰废水出水管上设有换热器Ⅱ,且废水泵的出水口还经换热器Ⅱ及废水循环管与蒸氨塔的塔釜入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马钢化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马钢化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24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溶剂复合机的接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皮带轮防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