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等温变换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02008.4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6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吴艳波;徐洁;邹杰;许仁春;买发宏;丛书丽;周央;应钊;李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02 | 分类号: | B01J8/02;C01B3/1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 |
地址: | 3151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温 变换 反应器 | ||
1.一种等温变换反应器,包括炉体、设置在所述炉体内的催化剂框以及设置在所述催化剂框内的多根换热管,所述催化剂框内还设有合成气收集管道,所述催化剂框与所述合成气收集管道之间的空腔形成反应腔;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换热管布置在多个同心圆周线上,各所述换热管在各自的圆周线上均匀布置,并且各所述换热管在各自圆周线上的排布间距自外向内逐渐变大;
各所述换热管的入口分别连接各自对应的冷却水分布管,各所述冷却水分布管均连通冷却水输送管道;各所述换热管的出口分别连接各自对应的汽水收集分布管,各所述汽水收集分布管均连通蒸汽输送管道;
各所述冷却水分布管和各所述汽水收集分布管在所述反应腔的横截面上呈放射状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温变换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分布管包括间隔布置的冷却水分布短管和冷却水分布长管;所述汽水收集分布管包括间隔布置的汽水收集分布短管和汽水收集分布长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温变换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水收集分布长管和所述汽水收集分布短管的外端相对齐,所述冷却水分布长管和所述冷却水分布短管的外端相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温变换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分布管和所述汽水收集分布管上、下对称式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温变换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汽水收集分布管通过环状汽水收集管连接所述蒸汽输送管道;各所述冷却水分布管通过环状冷却水连接管连接所述冷却水输送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温变换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水收集管和所述冷却水收集管与所述催化剂框同心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等温变换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换热管按布置密度在所述反应腔的横截面上分为靠近所述催化剂框的外区、靠近所述合成气收集管的内区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中区;
所述汽水收集分布长管连通所对应的外区、中区和内区内的各换热管;所述汽水收集分布短管连通所对应的外区和中区内的各换热管;
所述冷却水分布长管连通所对应的外区、中区和内区内的各换热管;所述冷却水分布短管连通所对应的外区和中区内的各换热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温变换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区内相邻所述换热管之间的环向间距为60~90mm;所述中区内相邻换热管之间的环向间距为80~140mm,所述内区内相邻换热管之间的环向间距为100~16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温变换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同一径线方向上,相邻的所述换热管之间的间距由外向内逐渐变大,且各间距成等差数列排布,公差为3~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温变换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布置在外区的换热管数量占总换热管数量的50%~70%,布置在中区的换热管数量占总换热管数量的20%~40%,布置在内区的换热管数量占总换热管数量的8%~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200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产品基板加工用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井下作业液压钳高度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