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光能源的智能观光望远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01966.X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0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严荣;李代彬;朱正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前海打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H7/18;H02K7/18;F03G5/02;G02B2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王海军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能源 智能 观光 望远镜 | ||
1.一种多功能光能源的智能观光望远镜,包括望远镜本体(4),望远镜本体(4)的顶部设置有光能源发电电池板(5);所述光能源发电电池板(5)与供电模块电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池(11)和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望远镜本体(4)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用于放置光能源发电电池板(5)的凹槽,该凹槽倾斜地设置在望远镜顶部,靠近目镜的一端较高,靠近物镜的一端较低,且在凹槽较低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槽(9);光能源发电电池板(5)上正上方放置有高透光加厚钢化玻璃板(7);凹槽突起的两条棱上设置有高弹性橡胶防水密封条(8),高透光加厚钢化玻璃板(7)左右两侧分别与设置在凹槽上高弹性橡胶防水密封条(8)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光能源的智能观光望远镜,其特征在于,观光望远镜还包括底座(1)、立柱(2)、电控箱(3)、挡光控制器;所述立柱(2)的底端嵌入固定在底座(1)中;电控箱(3)的底部设置有左右转轴,顶部设置有俯仰转轴,立柱(2)的顶端通过左右转轴与电控箱(3)活动连接;望远镜本体(4)的底部通过俯仰转轴与电控箱(3)活动连接;所述挡光控制器安装在望远镜本体(4)的内部,所述供电模块为挡光控制器提供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光能源的智能观光望远镜,其特征在于,观光望远镜还包括脚踏座椅(6),脚踏座椅(6)包括座椅外壳、两个脚踏杆(15)、两个脚踏板(16)、输入轴(17)以及输入轴齿轮大带轮(18);座椅外壳与立柱(2)的下部连接;输入轴齿轮大带轮(18)的轴心设置有一个通孔,输入轴(17)穿过该通孔;脚踏杆(15)上设置有两个孔,其中一个孔与脚踏板(16)连接,另一个孔与输入轴(17)的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光能源的智能观光望远镜,其特征在于,脚踏座椅还包括发电装置,发电装置包括皮带(19)以及发电机,发电机上设置有发电机上齿轮(20),所述输入轴齿轮大带轮(18)通过皮带与发电机上齿轮(20)连接,发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池(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光能源的智能观光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安装在电控箱(3)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光能源的智能观光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11)为锂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光能源的智能观光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包括二极管(12)和第一电池保护电路(13),光能源发电电池板(5)的正极输出端与二极管(12)连接,二极管(12)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池(11)的正极、第一电池保护电路(1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光能源的智能观光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保护电路(13)包括锂电池保护芯片和变频换流芯片,所述锂电池保护芯片的第5管脚与二极管(12)的输出端、电池(11)的正极连接,第5管脚和第6管脚之间连接一个电容,锂电池保护芯片的第6管脚和变频换流芯片的第6管脚、第7管脚均与光能源发电电池板(5)的负极输出端连接,锂电池保护芯片的第1管脚、第3管脚分别与变频换流芯片的第5管脚、第4管脚连接,锂电池保护芯片的第1管脚与电池(11)的负极之间连接一个电阻,变频换流芯片的第2管脚、第3管脚均与电池负极连接,变频换流芯片的第8管脚、第1管脚相互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光能源的智能观光望远镜,其特征在于,供电模块中还设置有第二电池保护电路(1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光能源的智能观光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池保护电路(14)包括一块锂电池保护芯片和一块变频换流芯片,所述锂电池保护芯片的第5管脚与电池(11)的正极之间连接一个电阻,第5管脚和第6管脚之间连接一个电容,锂电池保护芯片的第6管脚和变频换流芯片的第6管脚、第7管脚均与电池负极连接,锂电池保护芯片的第1管脚、第3管脚分别与变频换流芯片的第5管脚、第4管脚连接,锂电池保护芯片的第1管脚与供电输出端的负极之间连接一个电阻,变频换流芯片的第2管脚、第3管脚均与供电输出端的负极连接,变频换流芯片的第8管脚、第1管脚相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前海打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前海打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19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装式强喷防水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用菌生产加工用烘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