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嵌钢筒式海洋柔性管缆限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00920.6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1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丁乐声;郭豪;张维;张聪;陈金龙;张陶;岳前进;贾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盘达海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7/02 | 分类号: | F16L57/02;H02G9/0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晓亮;潘迅 |
地址: | 1242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嵌钢筒式 海洋 柔性 管缆限弯器 | ||
1.一种内嵌钢筒式海洋柔性管缆限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洋柔性管缆限弯器包括n节限弯器主体,n节限弯器主体包括2n个完全相同的限弯器单体,和n的整数倍的螺栓紧固件
所述的每个限弯器单体为变径半圆筒形结构,包括前端的公头、中部颈部段、尾端的母头以及内嵌钢筒(1),为一体成型结构;两个限弯器单体在装配面法线方向均预留螺栓孔;每个限弯器单体的公头外周面上设有公头肩部,母头后端设有母头肩部;
所述的内嵌钢筒(1)采用半圆筒式结构,内嵌在中部颈部段(4);所述内嵌钢筒(1)的两端为分别设有钢筒公头斜角(9)和钢筒母头斜角(10),钢筒公头斜角(9)、钢筒母头斜角(10)分别位于限弯器单体的公头(3)、母头(5)内部,两端的斜角结构形成支撑结构;内嵌钢筒(1)厚度为限弯器单体颈部段(4)厚度的十分之一;
所述的两个限弯器单体的预留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成一节限弯器主体,装配后的一整节限弯器主体中,公头、颈部段(4)和母头(5)形成一个内部具有变径连通内腔的整体结构,用于放置管缆并对管缆形成保护,内部包括三个同轴但内径不同的空腔,从前端的公头至后端的母头(5)依次为中空通道(11)、母头空腔(12)、肩部空腔(13),空腔按照内径从小到大排列为中空通道(11)、肩部空腔(13)、母头空腔(12);
装配过程中,将底部第一个限弯器单体的公头插入前一个限弯器单体的母头(5)中,第一个公头外周的公头肩部卡在母头空腔(12),依次完成底部限弯器单体的配合后,放置海洋柔性管缆;再将上部的限弯器单体通过螺栓与底部限弯器单体进行装配;在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柔性管缆弯曲变形,接触处的公头段与母头段相互锁死,避免柔性管缆产生过度弯曲;装配过程中整个限弯器主体连接只依靠公头母头之间的配合以及螺栓径向连接,无需其它连接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钢筒式海洋柔性管缆限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弯器单体公头、颈部段(4)及母头(5)的材质选择聚氨酯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钢筒式海洋柔性管缆限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嵌钢筒(1)选择双相不锈钢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盘锦盘达海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理工大学;盘锦盘达海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09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转窑窑尾推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活性炭成型料烘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