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虾过敏原检测试剂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00753.5 | 申请日: | 2019-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8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钟耀广;丁靖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D43/16 | 分类号: | B65D43/16;B65D55/02;B65D6/10;B65D25/02;B65D81/02;B65D81/07;B65D51/24 |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10 | 代理人: | 陈丽嫦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敏原 检测 试剂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虾过敏原检测试剂盒,涉及医药包装技术领域,一种虾过敏原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一,所述盒体一的内腔活动连接有上下移动的盒体二,所述盒体二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凸块一,所述盒体二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二,所述盒体一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凸块一相适配的滑槽,所述盒体二的内腔转动连接有存放机构,所述存放机构顶部的右侧设置有两个缓震机构,所述盒体一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轴二,所述转轴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部的左侧贯穿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盒体一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三,所述弹簧三的数量为十五个,所述弹簧三的顶部与盒体二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包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虾过敏原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试剂盒是用于盛放检测化学成分、药物残留、病毒种类等化学试剂的盒子,一般医院、制药企业使用试剂盒的产生正是为了使实验人员能够摆脱繁重的试剂配制及优化过程,所以试剂盒中一般配备有相应的使用说明书,用户按照说明书不需或只需少量的优化即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化学试剂大多数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危险性,对化学试剂加强管理,不仅是保证分析结果质量的需要,也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综上原因,试剂盒的选用尤为重要,现今的试剂盒多用于保护玻璃容器包装的试剂,由此,试剂盒必须能够保证在试剂盒受到碰撞时,盒内的试剂也要安然无恙,而现有的试剂盒多是普通塑料的外壳,盒内也未设置针对保护试剂的结构,使试剂盒在经历长途运输或剧烈晃动后,内部的试剂发生破裂损坏的情况,浪费了药剂,提高了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虾过敏原检测试剂盒,具备有效保护盒内试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试剂盒多是普通塑料的外壳,盒内也未设置针对保护试剂的结构,使试剂盒在经历长途运输或剧烈晃动后,内部的试剂发生破裂损坏的情况,浪费了药剂,提高了使用成本的问题,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虾过敏原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一,所述盒体一的内腔活动连接有上下移动的盒体二,所述盒体二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凸块一,所述盒体二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二,所述盒体一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凸块一相适配的滑槽,所述盒体二的内腔转动连接有存放机构,所述存放机构顶部的右侧设置有两个缓震机构,所述盒体一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轴二,所述转轴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部的左侧贯穿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盒体一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三,所述弹簧三的数量为十五个,所述弹簧三的顶部与盒体二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存放机构包括套设在凸块二表面的转轴一,所述转轴一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面板,所述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管,所述放置管的数量为两短两长的四个,所述放置管的内壁设置有海绵层一,所述面板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通孔。
可选的,所述缓震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面板顶部右侧的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触块。
可选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贯穿盖板的几型卡条,所述几型卡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盖板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几型卡条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几型卡条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按钮,所述几型卡条的底部设置为向两侧的角状。
可选的,所述盖板的右侧设置有海绵层二,所述海绵层二的材质为海绵。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虾过敏源检测试剂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07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