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飞行防误伤结构的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99771.6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2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盛家乐;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晓庄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C39/00 | 分类号: | B64C39/00;B64D4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殷娟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飞行 误伤 结构 无人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飞行防误伤结构的无人机,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其包括无人机机体,所述无人机机体的下表面与箱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无人机机体的下表面与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该具有飞行防误伤结构的无人机,通过设置防撞块、滑杆、滑套、弹簧、电动推杆和支撑杆,因设置有电动推杆,使得该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支撑杆不易刮伤人员,提高了该无人机的安全性,因设置有红外感应器,当感应到该无人机四周和下方有人时,该无人机可以提前做出预警,使得该无人机不易误伤人员,因设置有防撞块,使得该无人机在发生意外,撞到人员时,防撞块可以减轻该无人机和人员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飞行防误伤结构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UAV),是一种处在迅速发展中的新概念武器装备,其具有机动灵活、反应快速、无人飞行、操作要求低的优点,无人机通过搭载多类传感器,可以实现影像实时传输、高危地区探测功能,是卫星遥感与传统航空遥感的有力补充,目前,无人机的使用范围已经扩宽到军事、科研、民用三大领域,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820753811.2)防误伤无人机结构及无人机,避免了人员被机翼打伤,降低了安全隐患,该专利中避免了机翼过小,该无人机可能动力不足,导致坠落,且该无人机不具有感应人员的功能,在飞行过程中无法防止无人机误伤人员,且该无人机未设置防撞结构,当无人机失灵碰撞到人员时,容易对人员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飞行防误伤结构的无人机,解决了该无人机不具有感应人员的功能,在飞行过程中无法防止无人机误伤人员,且该无人机未设置防撞结构,当无人机失灵碰撞到人员时,容易对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飞行防误伤结构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体,所述无人机机体的下表面与箱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无人机机体的下表面与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且固定块的正面分别通过两个第一销轴与两个第一连接块的背面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表面与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与第二活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块的背面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一滑块的正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支撑杆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杆的右端通过第三销轴与箱体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箱体的四周和下表面均设置有红外感应器。
所述无人机机体的左侧面与弹性装置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装置的底端与防撞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无人机机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隔离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弹性装置包括滑套,所述滑套内设置有滑杆,所述滑套内壁的下表面与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顶端与第二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上表面与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滑套内壁的左右两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撞块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防撞块的材质均为橡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块,减震块的材料为耐磨橡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无人机机体的扇叶位于无人机机体内。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晓庄学院,未经南京晓庄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97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