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品吊运用推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99088.2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4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梁;刘净;邱争发;姚洪林;梁文娟;范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8 | 分类号: | B66C13/08;B66C13/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贾东东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品 运用 推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品吊运用推拉装置,属于吊装设备工程中的安全辅助工具技术领域。一种物品吊运用推拉装置,包括支撑杆、挑钩和横向连接杆,挑杆用于插入相应吊钩的钢丝绳吊眼中,以供挑钩挑起吊钩进而将吊钩与所述被吊运物品脱离;还包括推钩和/或拉钩,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用于与被吊运物品顶推配合以调整被吊运物品姿态,所述推钩的开口背离所述握持段布置,所述拉钩的开口朝向所述握持段布置。本实用新型的物品吊运用推拉装置上设有挑杆,当需要摘下吊钩时,把物品吊运用推拉装置挑钩的挑杆插入吊钩的钢丝绳吊眼中,接着挑起吊钩使吊钩和被吊运物品脱离,从而避免了安排施工人员登高作业以摘下吊钩的问题,降低了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装设备工程中的安全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品吊运用推拉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潜泵等柱形设备起升吊装的过程中,在设备调离支撑面或者放到支撑面上时,施工人员一般情况下都是用手扶住设备,以避免其摆动,但这种做法需使施工人员与被吊装设备直接接触,非常容易导致被吊装设备与施工人员发生碰撞,进而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当把电潜泵装入电潜泵包装箱壳体中以方便长途运输时,为了起吊电潜泵,需要把连接有吊装钢丝绳的吊钩挂在电潜泵包装箱壳体的吊耳上,在把电潜泵放置在较高的位置后,为了摘下吊钩,需要安排工作人员登高作业,而登高会使施工人员处在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之下,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当直接使用钢丝绳起吊电潜泵时,一般会把多根电潜泵放在钢丝绳上,然后把钢丝绳绕过电潜泵并把钢丝绳末端的吊钩勾住电潜泵另一侧的钢丝绳上,使得电潜泵被钢丝绳捆扎在一起,接着进行起吊即可。同样地,在把电潜泵放置在较高的位置后,为了摘下吊钩,依然需要安排工作人员登高作业,进而产生安全隐患。
后来施工人员在电潜泵两侧设置牵引绳以随时调整电潜泵的位置,这种手段虽然能避免施工人员与被吊装设备直接接触,但这种手段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为了实施这种手段,必须安排两个施工人员站在被吊装设备两侧相对立的两个方向同时拽住牵引绳,这样才能较为安全地控制电潜泵,避免其摆动,这会导致每次吊装需配置至少两位施工人员,人力成本较高;其次,在吊装完成后,由于电潜泵一般被放置在较高的位置,为了解下绳套以及摘下吊钩,仍然避免不了安排工作人员登高作业;最后,牵引绳材质较为柔软、容易弯曲,在安装电潜泵时,牵引绳不能快速、精准地移动电潜泵至指定的位置,工作效率较低。
申请号为201520132472.2、申请日为2015.03.0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吊运专用推拉钩,该推拉钩用于推拉吊运的钢材以防止其发生摇摆,包括一个手柄、一个凹弧推杆和两个构体,其中手柄一端焊接在凹弧推杆外侧的中部底端,两个构体分别焊接在凹弧推杆的两端,两个钩体较小且其开口朝向与凹弧推杆的开口朝向相反。在使用时,该推拉钩的凹弧推杆的内凹面与整捆钢材的凸圆面接触,以推动吊运的整捆钢材,当需要拉动钢材时,可以通过较小的钩体勾住整捆钢材的捆扎线或扁钢,两种方式根据需要交替使用,从而使钢材吊运过程中能够保持平稳。
但是,如果把上述推拉钩应用于电潜泵等柱形设备的吊装,会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凹弧推杆的弧度较小,在推动柱形设备时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第二,凹弧推杆两端的钩体用于勾住捆扎线和扁钢,因此钩体的直径较小,无法勾住电潜泵等柱形设备;第三,该推拉钩的钩体朝向手柄弯曲延伸,无法帮助施工人员摘下吊钩,仍然避免不了安排工作人员登高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品吊运用推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人员无法使用推拉钩摘下吊钩而需要人工登高操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物品吊运用推拉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品吊运用推拉装置,包括:
支撑杆,沿竖向延伸;
握持段,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下端,用于供使用者握持;
横向连接杆,沿支撑杆径向延伸,固设在所述支撑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90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钻杆与动力头的变径万向节
- 下一篇:一种栎树瘿蜂的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