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缓冲型阻燃胶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99003.0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2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石喜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新欣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C09J7/25;C09J7/24;C09J7/30;C09J133/04;C09J11/04;C08L67/02;C08K3/22;C09D1/00;C09D5/2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王滔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缓冲 阻燃 胶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缓冲型阻燃胶带,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冲层、基材层、第二缓冲层、阻燃胶黏层、离型膜层;其中,所述基材层由波浪状的PET膜以及填充于所述PET膜凹陷处的氢氧化铝粉末组成,所述基材层分别与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紧密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波浪状的PET膜作为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之间的夹层,再加以填充阻燃性氢氧化铝粉末,得到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具有阻燃性能好、稳定性高、抗震缓冲作用强的阻燃胶带,阻燃等级可达UL94‑V0。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燃胶带,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缓冲型阻燃胶带。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源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铅酸电池、超级电容器,但现在这些电池技术还不完全成熟存在很多缺点,与传统汽车相比不管是从成本上、动力还是续航里程上都有不少差距。
据统计,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事故中,锂电池着火或爆炸是主要原因。根据国家《关于进一步严格客车消防安全技术要求的函》对发动机舱材料的规定,要求隔热材料燃烧速率每分钟为零,且隔热材料、阻燃材料应该必须有防渗漏的功能。在客车出厂时,很多发动机舱的材料原先确实燃烧速度是零,但随着汽车长时间的行驶,日积月累,该隔热材料上吸附了很多机油,灰尘,柴油等易燃物质的混合物,导致隔热材料的阻燃性能会下降非常多,甚至已经成为这些易燃物质的载体。
目前消除此类事故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改变锂电池本身;另一种是使用阻燃线束胶带作辅助材料,将阻燃胶带排列包覆在电池包周围的缝隙,为电池包加上一层屏障,使得电池即使处于过热或过冷的环境依然可以稳定工作。但目前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专用的缓冲型阻燃胶带阻燃性能不高或者阻燃性能无法达到UL94-V0、稳定性差,无法满足现行的应用要求。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燃性能好、稳定性高、具有抗震缓冲作用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用缓冲型阻燃胶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缓冲型阻燃胶带,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冲层、基材层、第二缓冲层、阻燃胶黏层、离型膜层;其中,所述基材层由波浪状的PET膜以及填充于所述PET膜凹陷处的氢氧化铝粉末组成,所述基材层分别与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紧密连接。
通过将基材层设置为波浪状,不仅能在其中间填充具有阻燃作用的氢氧化铝粉末,当电池遭遇强烈冲撞时,波浪状的PET膜层也能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将基材层分别与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紧密连接,其波浪之间的凹陷处形成一个个密闭空间用于存放氢氧化铝,当电池内部出现火花,阻燃胶黏层已然无法阻止,氢氧化铝作为二级阻燃,在高温下能吸收大量热量降低温度,并生成水蒸气进一步降温,延长火势蔓延时间,为群众逃生提供的一定的时间。且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均设置为多孔材料层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层为PE层、PU层、EVA层或PVC层。更优选为PVC层。采用多孔的缓冲泡棉作为第一缓冲层,加强了阻燃胶带的抗震缓冲能力。
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层为PE层、PU层、EVA层或PVC层。更优选为PVC层。采用多孔的缓冲泡棉作为第一缓冲层,加强了阻燃胶带的抗震缓冲能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层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缓冲层。当电池遭遇撞击时,位于外层的第一缓冲层相对较厚,可以起到更大的缓冲作用,保护基材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层另一侧还涂布有碳纳米管导电层。在第一缓冲层的外层涂布一层碳纳米管导电层,可以有效起到抗静电的作用,防止电池在长期使用后粘附大量的灰层粉末等易燃物质,降低阻燃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新欣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新欣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9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气泡耐高温双面胶带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阻燃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