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取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98424.1 | 申请日: | 2019-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7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成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小云 |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任娜娜 |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检测 土壤 取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取样装置,包括横板、支撑腿、取样筒、导杆、推板、横杆、按压把手和腔体,所述腔体中设有配合按压把手使用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中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移动板,所述腔体的底面设有配合移动板使用的矩形通孔二,所述移动板的底部通过矩形通孔二延伸至腔体外部,所述移动板上在与按压把手相邻的一侧底部设有凸起,所述按压把手上设有配合凸起使用的凹槽,两个支撑腿上均设有开口面向取样筒的空腔,所述空腔中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另一端设有开口向上的收集腔,所述收集腔通过伸缩杆插接在空腔中。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稳定性高、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检测和治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新兴行业。环境检测的介质对象大致可分为水质检测、空气检测、土壤检测、固体废物检测、生物检测、噪声和振动检测、电磁辐射检测、放射性检测、热检测、光检测、卫生(病原体、病毒、寄生虫等)检测等。土壤取样是指采集土壤样品的方法,包括取样的布设和取样技术。采剖面土样,应在剖面观察记载结束后进行。在取样前应先将剖面整修、清理,削去最表层的浮土,然后再按层次自上而下逐层从中心典型部位取样。土壤检测也是属于环境检测的一项,所以进行环境检测时,土壤检测所以进行环境检测时,土壤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进行土壤检测时,如果直接检测的话,检测不准确,因此就要对土壤进行取样检测。现有技术中的土壤取样装置在使用时,不仅稳定性不高,采集的土壤容易被滑动的推板推掉,而且不能将采集的土壤及时储存,进行下一个土壤的采集,使用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稳定性高、使用效果好的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取样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取样装置,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其中一对侧面上均设有支撑腿,所述横板中竖向插接有开口向下的取样筒,所述取样筒与横板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取样筒中竖向插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底部设有与取样筒内壁接触的推板,所述导杆的上端部设有横杆,所述取样筒的侧面上设有配合横杆使用的矩形通孔一,所述横杆的两端通过矩形通孔一延伸至取样筒的外部,所述横杆的两端均设有与其垂直的按压把手,所述取样筒的上端部设有腔体,所述腔体中设有配合按压把手使用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中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移动板,所述腔体的底面设有配合移动板使用的矩形通孔二,所述移动板的底部通过矩形通孔二延伸至腔体外部,所述移动板上在与按压把手相邻的一侧底部设有凸起,所述按压把手上设有配合凸起使用的凹槽,两个支撑腿上均设有开口面向取样筒的空腔,所述空腔中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另一端设有开口向上的收集腔,所述收集腔通过伸缩杆插接在空腔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取样装置利用固定装置可将插接在取样筒中的导杆固定,从而防止推板在取样过程中将土壤推出取样筒,提高了稳定性;利用伸缩杆可以改变收集腔的位置,从而可将取样筒中的土壤放入收集腔中储存,从而可以进行下一个土壤采样,不仅可同时进行三次土壤采样,而且可将储存土壤的收集腔收缩到支撑腿中,节省了大量空间,便于存放和使用。
作为改进,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插接在腔体一侧的转动头,所述转动头上位于腔体内部的一端中间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中间设有平滑区,所述转动杆上位于平滑区的两侧设有方向相反的螺纹区,所述螺纹区上均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设有移动板,这样便于固定推板,防止推板在取样的过程中落下。
作为改进,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和腔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这样可以保证转动杆平稳转动,提高了稳定性。
作为改进,所述取样筒的底部为斜口结构,这样便于对土壤进行收集。
作为改进,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设有漏斗形固定块,这样可以增大取样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小云,未经成小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84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