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管介入连接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95483.3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8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林亚超;范林鹏;芦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9/10 | 分类号: | A61M39/10;A61M3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0014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介入 接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管介入连接管,包括连接管一、连接头一和保护管,所述连接管一上端熔接有连接管二,所述连接管二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所述连接头一,所述连接头一下端熔接有所述保护管。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管二、连接头一和保护管,通过连接管二和连接头一可使保护管能够在血管介入连接管不使用时便捷的对输出管头进行保护,使输出管头与外界隔绝,十分便捷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管介入连接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血管介入治疗,例如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手术中,需要采用介入连接管连接指引导管,并采用一根或多根导丝穿过介入连接管,进入到指引导管,从而进入到患者的血管中进行手术操作,使用血管介入连接管主要是想患者血管内输送造影剂等药物,以使医务人员能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患者进行治疗。
现有的血管介入连接管的出药端缺乏保护措施,在不使用时可能会被挤压变形或被污染,而且现有的血管介入连接管的进药端缺少保护措施,不利于对血管介入连接管的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血管介入连接管,解决了现有的血管介入连接管的出药端缺乏保护措施,在不使用时可能会被挤压变形或被污染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血管介入连接管,包括连接管一、连接头一和保护管,所述连接管一上端熔接有连接管二,所述连接管二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所述连接头一,所述连接头一下端熔接有所述保护管。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一下端设置有输出管头,所述连接管二上端中部设置有连接管三,所述连接管三一端设置有连接头二,所述连接头二上设置有保护盖一,所述保护盖一内设置有插入头一,所述保护盖一侧壁上成型有防滑圈一,所述连接管三一侧壁上成型有连接管四,所述连接管四一端设置有连接头三,所述连接头三上设置有保护盖二,所述保护盖二内设置有插入头二,所述保护盖二的侧壁上成型有防滑圈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连接头一和所述连接管二可使所述保护管能够便捷的对所述输出管头进行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管头与所述连接管一熔接,所述连接管三与所述连接管二熔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连接管二可使所述连接管三和所述连接管一连接到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二与所述连接管三熔接,所述保护盖一与所述连接头二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连接头二可使血管介入连接管能够和送药的设备或注射器进行连接,以便对患者血管进行给药。
进一步的,所述插入头一与所述连接头二插接,所述连接头三与所述连接管四熔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血管介入连接管不使用时,所述保护盖一和所述插入头一可对所述连接头二起密封保护的效果,使所述连接头二与外界隔绝。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盖二与所述连接头三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插入头二与所述连接头三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管四是所述连接管三的支管,通过所述连接头三也可对血管介入连接管进行给药,以便对患者血管进行给药介入治疗,在血管介入连接管不使用时,所述保护盖二和所述插入头二可对所述连接头三进行密封保护,使所述连接头三与外界隔绝。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54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排污的碗筷清洗机
- 下一篇:一种肢体功能康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