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下肢康复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92621.2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7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玉萍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A63B2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旭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3 | 代理人: | 张静楠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下肢 康复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下肢康复治疗仪,包括呈L型的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导向滑块,导向滑块的一端连接在支撑座上,支撑座上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连接有弹簧和伸缩导向柱,支撑座上还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环、第一连接带、粘带、第二固定环和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通过粘带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下肢康复治疗仪,支撑座和挡板可带动患者的下肢不停的进行水平运动,进而对患者的下肢进行康复治疗,操作简单且实用,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通过粘带连接可将下肢固定在支撑座上,防止下肢在进行康复治疗时从支撑座上滑落,使其下肢康复治疗效率高,可满足不同情况下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治疗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下肢康复治疗仪。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引起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数量逐步增多,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之一。由此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趋严重。尽管医学的发展使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抢救有了明显的提高,病死率大大降低,但致残率仍很高。
由此可知,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至今仍是世界性医学难题,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现代医学对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病理研究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然而在治疗上却没有较大的突破,因此,急需一种多功能下肢康复治疗仪来对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下肢康复治疗仪,支撑座和挡板可带动患者的下肢不停的进行水平运动,进而对患者的下肢进行康复治疗,操作简单且实用,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通过粘带连接可将下肢固定在支撑座上,防止下肢在进行康复治疗时从支撑座上滑落,使其下肢康复治疗效率高,可满足不同情况下的使用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下肢康复治疗仪,包括呈L型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的一端安装在底座内,所述导向滑块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撑座的下表面上,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连接有弹簧和伸缩导向柱,所述弹簧位于伸缩导向柱的外围,所述弹簧和伸缩导向柱均远离挡板的一端均连接在底座的上端;
所述支撑座上还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环、第一连接带、粘带、第二固定环和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平行分布在支撑座上,所述第一固定环上连接有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二固定环上连接有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通过粘带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铺设有海绵垫。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供导向滑块水平运动的导向滑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均采用弹性丝绒带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宽度均不小于6cm。
优选的,所述粘带为现有技术的魔术贴,其包括圆毛面和刺毛面,分别缝制在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下肢康复治疗仪,将患者下肢放置在支撑座上并使脚部贴在挡板上,患者下肢用力踩挡板,此时支撑座和挡板由于受到压力而在导向滑块的导向作用下带动支撑座和挡板向前运动,此时弹簧和伸缩导向柱由于受到挤压力而收缩,当弹簧和伸缩导向柱伸缩至一定量时,患者下肢不再用力,此时弹簧和伸缩导向柱由于不再受到挤压力且由于弹簧的复位作用,使得弹簧和伸缩导向柱均伸长而带动支撑座和挡板向后运动,依次循环,支撑座和挡板可带动患者的下肢不停的进行水平运动,进而对患者的下肢进行康复治疗,操作简单且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玉萍,未经周玉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26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带加热板加热燃油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超声波分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