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水吸入式水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92346.4 | 申请日: | 2019-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5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钱文东;钱文华;谭晓璐;施秋明;陈凯恩;徐雷;胡慕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海鑫船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3/08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 吸入 滤器 | ||
一种海水吸入式水滤器,属于船舶供水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外筒体,其一侧固接有一外筒体进水接口、另一侧固接有一外筒体出水接口;内筒体,其设在外筒体内且在内筒体的四周侧壁及底壁上开设过滤孔,内筒体的外壁与外筒体的内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过渡水腔,外筒体进水接口与内筒体的侧壁配接且与内筒体的内筒体腔相通,外筒体出水接口与过滤水腔相通;筒盖,其与外筒体的上部固定并且与所述内筒体的上部贴触,特征:还包括有一海洋生物杀灭机构,其上部与筒盖固定并且伸展到筒盖的上方,而海洋生物杀灭机构的下部以纵向悬臂状态伸展至所述内筒体的内筒体腔内。避免有害海洋生物随船舶带至国内并给国内水域造成危害,保障国内水域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供水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水吸入式水滤器。
背景技术
前述的海水吸入式水滤器的功用是对船舶管道中介质为海水中的杂物过滤并且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可见诸,略以例举的如发明专利公布号CN102671457A推荐的“一种船舶用粗水滤器”、CN103786862A提供的“防冻式吸入粗水滤器”和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CN20614529U介绍的“一种吸入粗水滤器”,等等。并非限于前述例举的专利基本上都可客观地体现在各自的说明书技术效果栏中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通弊:由于不少海洋生物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并且不少国家的近海、内海水域乃至江河湖泊水域都曾有过不同程度地遭到有害海洋生物的侵害的例子。这些有害的海洋生物大都通过船舶从远海或外海带至近海或内海,或者由一个地区带至另一地区,其中,作为船舶管道中的介质为海水中的有害海洋生物居多并且传播范围广以及传播途径复杂,而由于前述专利均不具有将海水中的生物杀死的功能,因而难以避免将海洋有害生物带入国内并对国内水域产生危害,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将船舶管道内的介质为海水中的海洋生物杀灭而得以避免有害的海洋生物随船舶带回国内并给国内水域造成危害的海水吸入式水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海水吸入式水滤器,包括一外筒体,在该外筒体的一侧固接有一外筒体进水接口,而在外筒体的另一侧固接有一外筒体出水接口;一内筒体,该内筒体设置在所述外筒体内并且在该内筒体的四周侧壁以及底壁上以密集状态开设有过滤孔,内筒体的外壁与外筒体的内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过渡水腔,所述外筒体进水接口与内筒体的侧壁配接并且与内筒体的内筒体腔相通,而所述外筒体出水接口与过滤水腔相通;一筒盖,该筒盖与所述外筒体的上部固定并且与所述内筒体的上部贴触,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海洋生物杀灭机构,该海洋生物杀灭机构的上部与所述筒盖固定并且伸展到筒盖的上方,而海洋生物杀灭机构的下部以纵向悬臂状态伸展至所述内筒体的内筒体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外筒体的上侧部设有一溢流阀,而在外筒体的下侧部设置有一排污阀,该溢流阀以及排污阀与所述过滤水腔相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外筒体内并且位于外筒体的外筒体底板朝向所述内筒体的一侧固定有内筒体座板,在该内筒体座板上与外筒体底板之间开设有座板通水孔,所述的内筒体的底部支承于内桶体座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外筒体的外侧并且位于外筒体的下部固定有至少一对外筒体安装固定座,在外筒体安装固定座上开设有外筒体安装固定螺栓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外筒体进水接口远离所述外筒体的一端构成有外筒体进水接口法兰,在所述外筒体出水接口远离外筒体的一端构成有外筒体出水接口法兰。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外筒体的上部构成有外筒体筒盖固定法兰,所述的筒盖在加筒盖密封圈后通过筒盖固定螺钉与外筒体筒盖固定法兰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外筒体的内壁的上部并且位于所述过滤水腔内间隔设置有一组牺牲阳极座,在该牺牲阳极座上各设置有一牺牲阳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海鑫船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海鑫船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23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