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器械的传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90971.5 | 申请日: | 2019-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5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融南;王红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012 | 分类号: | A61B1/012;A61B18/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久林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窥镜 器械 传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器械的传动结构,包括手柄部、鞘管、导流管、牵引丝、切割刀和注射针;手柄部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注射管以及电极管;第二手柄内设置能够进行前后移动的电极管和注射管,电极管与注射管通过传动组件实现传动连接,注射管向前或向后运动时通过传动组件驱使电极管向与注射管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手柄内的多个传动件,多个传动件上环绕有传送带;通过传送带A段与传送带B段的相反运动使注射管和电极管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结构在液体注射和电切割功能之间通过传动组件的联动实现各功能部件的反向运动,以此消除了待命功能的意外启动,避免对病人造成意外伤害或对手术过程造成干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内镜下器械的多功能联动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内窥镜器械的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组织活检、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对消化道出血、狭窄、息肉切除及消化道早癌的发现、诊断和治疗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器械主要是单功能的高频电切割器械、单功能的电凝血器械、单功能的内镜下注射器械;少部分厂家提供了电切割与电凝血结合的器械,以及极少厂家提供的整合电切除与注射功能结合的器械。然而后者往往采用了不同功能的运动件分别控制的方式,例如,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的一种组合电刀,专利号为:CN104055572A,公开了一种圆柱型组合高频手术器械,不涉及组合注射功能;上海埃尔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一种内窥镜用高频刀具,专利号为:CN203861344U,公开了一种内窥镜用高频刀具,不涉及组合注射功能;上海埃尔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一种内窥镜用高频刀具,专利号为:CN201420273038.1,公开了一种刀头中设有冲洗孔的内窥镜用高频刀具;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的一种组合电刀,专利号为:CN201410281645.7,公开了一种组合电刀,刀头部包括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间可以相对移动或转动的刀头。但是,上述专利的控制方式存在一些弊端:1)医生在操作中的繁琐程度增加;2)因操作不当而出现意外情况,如:电切除时,不慎将注射针推出;或注射时,不慎将电刀推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器械的传动结构,该结构通过传动组件能够实现注射针和切割刀的反向运动,消除了待命功能的意外启动,避免了对病人造成意外伤害或对手术过程造成干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窥镜器械的传动结构,包括手柄部、鞘管、导流管、牵引丝、切割刀和注射针;手柄部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注射管以及电极管;
第二手柄内设置能够进行前后移动的电极管和注射管,电极管与注射管通过传动组件实现传动连接,注射管向前或向后运动时通过传动组件驱使电极管向与注射管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手柄内的多个传动件,且至少两个传动件呈前后设置,多个传动件上环绕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包括传送带A段以及与传送带A段运动方向相反的传送带B段,所述传送带A段与电极管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B段与注射管固定连接,通过传送带A段与传送带B段的相反运动使注射管和电极管向相反方向运动。
当推动第一手柄时,带动第二手柄内的注射管和传送带B段向前移动,通过与注射管相连的导流管推动注射针伸出鞘管前端,同时,传送带上的传送带A段带动电极管向后运动,直至第一手柄推不动为止,此时,注射针被完全推出,可完成粘膜下注射功能;当注射功能完成后,后拉第一手柄到底,同时注射管、导流管以及注射针向后运动,直至注射针完全缩回鞘管,传送带上的传送带A段带动电极管向前运动,电极管推动切割刀伸出鞘管前端,通电后可完成切割功能。另外,当第一手柄处于中间位置时,注射针与切割刀均在鞘管内,此时,该传动结构可安全进出钳道。该结构在液体注射和电切割功能之间通过传动组件的联动实现各功能部件的反向运动,以此首先可以完全消除待命功能的意外启动,避免对病人造成意外伤害或对手术过程造成干扰;其次可以实现一种功能部件的运动来同时控制双功能部件的运动,减少医生操作中的非必要动作,提高手术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未经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09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去除微小弹簧中异物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易开启的西林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