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茶饼的分茶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9975.1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1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揭阳市蓝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2000 广东省揭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器件 | ||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茶具的技术研发技术领域,发明内容为:一种适用于茶饼的分茶器件,包括分茶器主体,所述的分茶器主体的一端设置按压部或握手部,所述分茶器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插柱,在位于所述的定位插柱的外缘环设茶面切屑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尤其适用于对饼状的普洱茶进行分茶,以便于使用者冲泡,相对于传统采用普洱茶切刀的方式,安全性高,分茶效率进一步的提高,产品美观并且安全性进一步的提高,也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具研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茶饼的分茶器件。
背景技术
茶饼是将茶叶通过压制的方法制成的,其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茶叶体积,不仅便于运输,更利于存放,现在常见的是普洱茶茶饼。但是,如何将茶饼拆开而保持茶饼中的茶叶不碎,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目前常见的方法是利用茶刀慢慢将茶饼撬开,这需要比较熟练的手法才能可以撬开茶业,并且在分茶过程中使用茶刀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分茶效率也较低,故需进一步的尝试改进。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至少一种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于茶饼的分茶器件。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茶饼的分茶器件,包括分茶器主体,所述的分茶器主体的一端设置按压部或握手部,在位于所述的分茶器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茶面切削部或茶面勾起部或茶面挑起部或茶面掀开部或茶面扒起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分茶器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插柱,在位于所述的定位插柱的外缘环设茶面切削部或茶面勾起部或茶面挑起部或茶面掀开部或茶面扒起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插柱一端连接于所述的分茶器主体,定位插柱的另一端具有尖端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尖端部的底面延伸至等于或短于所述的茶面切屑部的最底端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位于所述的分茶器主体设置外环罩,外环罩环设于所述的茶面切削部或茶面勾起部或茶面挑起部或茶面掀开部或茶面扒起部之外。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外环罩的顶部一端通过竖向滑动件竖向滑动和\或旋转滑动安装于所述的分茶器主体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竖向滑动件包括分茶器主体的上部具有中心轴部,所述的外环罩的上部具有与所述的中心轴部直径配合的中心轴孔,所述的外环罩通过所述的中心轴孔竖向滑动于所述的中心轴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外环罩在位于所述的茶面切削部或茶面勾起部或茶面挑起部或茶面掀开部或茶面扒起部一侧具有多组间隔设置的插设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插设部为V型插设部,所述的V型插设部间隔设置于所述的外环罩之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分茶器主体一端的按压部或握手部为“T”型杆,“T”型杆的竖向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分茶器主体。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茶面切削部或茶面勾起部或茶面挑起部或茶面掀开部或茶面扒起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的分茶器主体另一端的外端座以及安装于所述的外端座上的第一钩部组,所述第一钩部组往外端座的外环面延伸。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茶面切屑部包括设置于外端座之下的内端座以及安装于所述的内端座上的第二钩部组,所述第二钩部组往外端座的外环面延伸。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钩部组、第二钩部组包括多组呈螺旋分布的弯钩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钩部组或第二钩部组的弯钩部的一端连接对应的内端座或外端座,弯钩部的由上至下弧形弯折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揭阳市蓝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揭阳市蓝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99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