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暖两用中央空调机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89937.6 | 申请日: | 2019-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4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袁昌华;刘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锐五季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3/00 | 分类号: | F24F3/00;F24F13/08;F25B13/00;F25B41/04;F25B1/047 |
| 代理公司: |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43005 | 代理人: | 潘访华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暖 两用 中央空调 机组 | ||
1.一种冷暖两用中央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第一压缩机及第一阀组,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
所述第一阀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切换阀,各所述第一切换阀的第一端相连后,与所述第一压缩机连接;各所述第一切换阀的第二端相连后,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各所述第一切换阀的第三端相连后,与所述第一压缩机连接;各所述第一切换阀的第四端相连后,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阀组用于切换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工作状态,以实现;
所述第一换热器吸收热量交换塔中交互介质的热量,所述第二换热器释放热量给用户末端;
或者,所述第一换热器释放热量给所述热量交换塔中的交互介质,所述第二换热器吸收来自所述用户末端的热量。
2.如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冷暖两用中央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暖两用中央空调机组还包括增焓降压缩比装置,所述第一节流装置通过所述增焓降压缩比装置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暖两用中央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暖两用中央空调机组还包括第二节流装置、第二压缩机及第二阀组,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
所述第二阀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切换阀,各所述第二切换阀的第一端相连后,与所述第二压缩机连接;各所述第二切换阀的第二端相连后,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各所述第二切换阀的第三端相连后,与所述第二压缩机连接;各所述第二切换阀的第四端相连后,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
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所述第一压缩机及所述第一阀组形成一个制冷剂循环体系;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二压缩机及所述第二阀组形成另一个制冷剂循环体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暖两用中央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机与所述第二压缩机均为螺杆压缩机。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暖两用中央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热量交换塔为热源塔时,所述热量交换塔包括塔体、溶液蓄积盘、方形弯管、塔体支座、百叶窗、喷淋管、塔填料、进空气格栅、从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固定轴瓦装置、万向轴、电机及扇叶;
所述溶液蓄积盘与所述方形弯管分别设于所述塔体的底端与顶端,所述溶液蓄积盘支撑于所述塔体支座,所述百叶窗设于所述方形弯管的出风口;所述喷淋管悬设于所述塔体内,所述塔填料与所述进空气格栅依次设置于所述塔体内,且所述塔填料朝向所述喷淋管设置;
所述固定轴瓦装置与所述电机依次安装于所述塔体,所述万向轴贯穿所述固定轴瓦装置,所述万向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连接,所述万向轴的另一端与所述主动皮带轮传动连接,从动皮带轮和所述扇叶悬设于所述方形弯管内,所述主动皮带轮、所述从动皮带轮及所述扇叶依次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锐五季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锐五季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99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适应性工作负载变化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压开关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