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U型水上救生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9417.5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8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何杰光;郑建晓;林展鹏;古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C9/08 | 分类号: | B63C9/08;B63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52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水上 救生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U型水上救生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U型结构,主体的左右两侧的底部安装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的后方连接螺旋桨,用于驱动U型水上救生设备;主体正前方的顶部设有圆盖板,圆盖板的下方安装有控制核心模块;主体的左右两侧以及正前方位置分别安装有人体红外传感器。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识别落水者位置,可远程遥控,并具备夜视功能,可以实时影像传输,解决了当前市场上传统类型救生圈所存在的问题;可以为旅游区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无需人员干预即可自动施救,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设备技术领域,涉及到水上救生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智能U型水上救生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在一些旅游景点,为了开辟新的旅游资源,经常会开发一些水上旅游项目,随之而来的是水上救生问题。水上救生离不开水上救生设备,就目前而言,用得最多的当属救生圈了。当前市面上所销售的都是一些普通类型的救生圈,圆形泡沫式以及圆形充气式;市面上的使用者普遍用来游泳以及挂于江边。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常见类型救生圈不具备智能化搜救功能,不容易开展施救工作,通过抛投的方式很难将救生圈准确送达落水者的位置;一些旅游景点的救生员数量不足,当游客意外失足落水时,不能够及时进行救援,对景区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在一些水流湍急的江河流域,现有的救援设备不能够及时开展救援,而且设备昂贵,救援成本较高;在夜晚或者视线差的地方进行救援时,受到视觉范围的限制,不能够进行有效地搜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U型水上救生设备,能够自动识别落水者位置,可远程遥控,并具备夜视功能,可以实时影像传输,解决了当前市场上传统类型救生圈所存在的问题。可以为旅游区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无需人员干预即可自动施救,市场前景广阔。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U型水上救生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U型结构,主体的左右两侧的底部安装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的后方连接螺旋桨,用于驱动U型水上救生设备;主体正前方的顶部设有圆盖板,圆盖板的下方安装有控制核心模块;主体的左右两侧以及正前方位置分别安装有人体红外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核心模块为STM32单片机。
优选地,所述主体的U型中部设有一根手抓杆,主体的周围设有尼龙绳,二者均用于落水者抓住U型水上救生设备。
优选地,所述圆盖板的上方设置一个摄像头,用于将搜救场景传输回控制终端。
优选地,摄像头的图传系统安装在主体正前方的圆盖板的下面。
优选地,所述直流电机的上方分别设有第一防水盖板和第二防水盖板,用于防止水进入直流电机。
优选地,所述直流电机和螺旋桨的正下方设有电机保护罩,用于防止螺旋桨误伤落水者。
优选地,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若干防水隔离板,用于将主体的内部空间封闭并防止进水造成短路。
优选地,主体的内部设有遥控接收机,遥控接收机与控制核心模块连接;另外,设有单独的遥控器,用于控制U型水上救生设备。
优选地,所述遥控器为航模遥控器,与遥控接收机进行信号对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在一定距离范围内检测到落水者,可自动确定落水者的方向以及位置而自动实施救援,并且可以紧急呼叫安保室前来处理。以旅游区景点为例,很多旅游区都会存在一些湖泊,游客意外失足落水的事情时有发生,为了节省人力资源成本,救生员的数量有限,一旦游客落水,则会影响到该景区的声誉。本实用新型可以为这些旅游区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无需人员干预即可自动施救,又可以电话的形式通知安保室前来处理,市场前景广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94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