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9399.0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6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岳小瑞;蒋拥军;王慧平;黄丹;陈佳旭;章雪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林俭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肢 康复训练 装置 | ||
1.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面支撑部(1),包括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供使用者将下肢康复训练装置置于使用位置上;以及
连接在所述平面支撑部(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膝关节支撑部(2);
其中,使用者通过所述平面支撑部(1)的第一端或第二端将膝关节置于所述膝关节支撑部(2)上,由所述膝关节支撑部(2)对膝关节进行支撑,从而进行下肢康复训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膝关节支撑部(2)包括:
连接在所述平面支撑部(1)两侧上的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以及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21)、所述第二支撑杆(22)的顶部的支撑横杆(23);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21)、所述第二支撑杆(22)为可伸缩结构,供调节所述支撑横杆(23)的所在高度,以适应各使用者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杆(21)、所述第二支撑杆(22)包括与所述平面支撑部(1)连接的第一套管以及与所述支撑横杆(23)连接的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可滑动地嵌套连接在所述第一套管内;
其中,所述第二套管上在纵向方向上间隔设置若干弹性凸起,所述第一套管上设有与所述弹性凸起相适配的锁孔,通过所述第二套管上不同高度的所述弹性凸起与所述锁孔配合连接,从而调节所述第一支撑杆(21)、所述第二支撑杆(22)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横杆(23)与所述平面支撑部(1)的第二端连接,形成小腿支撑部(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腿支撑部(3)包括非弹性布(31)以及与所述非弹性布(31)连接的弹性布(32);
其中,所述非弹性布(31)设置在靠近所述支撑横杆(23)的一端上,以支撑小腿;所述弹性布(32)设置在靠近所述平面支撑部(1)第二端的一端上,以在所述膝关节支撑部(2)的高度发生变化时保持所述非弹性布(31)对小腿的支撑力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面支撑部(1)在靠近其第一端的两侧上分别设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限位板(41)和第二限位板(42);
其中,使用者通过所述平面支撑部(1)的第一端将膝关节置于所述支撑横杆(23)上,由所述第一限位板(41)和所述第二限位板(42)对使用者进行限位,从而固定下肢康复训练装置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面支撑部(1)为可伸缩结构,以供调节所述膝关节支撑部(2)的所在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面支撑部(1)在靠近其第一端的两侧上分别设有供使用者连接的第一固定带(51)和第二固定带(52),以加强下肢康复训练装置的固定牢固程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带(51)与所述第二固定带(52)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带(51)、所述第二固定带(52)为伸缩管材质,以适应各使用者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未经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939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瓦楞纸板的裁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机组件及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