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超精密零部件的连续冲床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9359.6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4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彬;万三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蒙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5/00;B21D37/04;B21D45/00;B21D4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梵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57 | 代理人: | 王裕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精密 零部件 连续 冲床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超精密零部件的连续冲床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下基座,下基座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下基座的上端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四个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基座,上基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三个伸缩装置,三个伸缩装置的伸长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杆,三个螺杆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凸模、第二凸模和第三凸模,下基座的上端自左向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下模、第二下模和第三下模,第一下模、第二下模和第三下模的上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模孔、第二模孔和第三模孔,便于收集碎屑,方便安装和拆卸凸模,结构合理,构思巧妙,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超精密零部件的连续冲床模具。
背景技术
连续模,指的是压力机在一次冲压行程中,采用带状冲压原材料,在一副模具上用几个不同的工位同时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的冷冲压冲模,连续模在超精密零部件的生产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加工用具。
在现阶段清除模内的冲压废屑大都采用人工清屑,采用人工清屑不仅耗时耗力,同时清屑时就必须将冲压机停下来,将冲压机停下来之后就会严重影响冲压机的工作效率,公开号“CN209109919U”记载了“一种连续冲压模具”,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高压喷气头将碎屑吹出的技术方案,虽然高压喷气头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由于高压喷气头喷出的高速气流,使得碎屑在吹出集屑腔时会具备一个很大的初速度,从而使得碎屑在出来时会漫天飞舞,还需要再次人工进行收集,十分不便,同时该专利中凸模与上模之间是固定连接的,由于凸模需要持续冲压,损耗相对较大,一旦损害,便会出现不便更换的囧境。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超精密零部件的连续冲床模具,它便于收集碎屑,方便安装和拆卸凸模,结构合理,构思巧妙,实用性强。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生产超精密零部件的连续冲床模具,包括下基座,所述下基座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下基座的上端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基座,所述上基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三个伸缩装置,三个所述伸缩装置的伸长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杆,三个所述螺杆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凸模、第二凸模和第三凸模,所述下基座的上端自左向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下模、第二下模和第三下模,所述第一下模、第二下模和第三下模的上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模孔、第二模孔和第三模孔,所述下基座的右端开设有碎屑槽,且碎屑槽与第一模孔、第二模孔和第三模孔均连通,所述碎屑槽的槽底端开设有轴孔,所述下基座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轴孔内,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送料叶片,便于收集碎屑,方便安装和拆卸凸模,结构合理,构思巧妙,实用性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四个所述支撑脚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稳固座,所述稳固座的表面通过胶粘剂粘接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表面通过胶粘剂粘接有消音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基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主控器,三个所述伸缩装置由主控器控制其同步伸缩,所述电机电性连接于主控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伸缩装置为气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三个所述伸缩装置自左向右均分分布,所述第一模孔、第二模孔和第三模孔分别位于第一凸模、第二凸模和第三凸模的正下侧,且第一模孔、第二模孔和第三模孔的形状尺寸分别与第一凸模、第二凸模和第三凸模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蒙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蒙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93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堤坝防洪排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生态护岸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