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信接入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88489.8 | 申请日: | 2019-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8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何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润和智融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4/38;H04L12/02;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聚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6 | 代理人: | 顾赛喜 |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接入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接入设备包括多种处理器、电源管理模块、多种无线通信网络、通信接口以及SRAM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多种无线通信网络、通信接口以及SRAM存储器,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包括LoRa通信模组、Zigbee通信模组以及BLE通信模组,所述LoRa通信模组为中远距离无线通信模组,所述Zigbee通信模组为短距离无线通信模组,所述BLE通信模组为蓝牙通信模组,所述电源管理模块适配于所述通信接口的电压要求。从而实现多种通信方式接入,及时反馈大量数据,快速完成电力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业务,满足智能电网建设的目标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通信接入设备。
背景技术
电网中电力通信网各种信息的远程传输功能,对保障电网的功能有着重要意义,终端通信接入是电力通信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靠近用户,主要承载的是用电信息采集和配电自动化的业务,智能电网下电力终端通信接入架构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电力系统存在一定的动态性和时效性,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非常多的数据。目前电力运维管理人员承载力无法满足现今精益化管理要求,仅通过管理优化提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人力矛盾,急需建立泛在电力物联网,实现全景感知、决策、指挥,实现管理效能大幅度提升。
目前的通信接入设备通信接入方式单一,采用一条通路进行多种数据的传输,电网中不同的业务通信性能的需求是不尽相同的,相同的通信通道重复应用在不同的业务上,严重影响通信性能。由于通信接入方式的单一,无法做到多种业务同时快速的传输,无法全面实现对电网的在线监管,导致信息传输容量较小,无法实现海量数据的综合分析和故障诊断,线路利用率较低,在智能电网领域适用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接入设备,针对现有通信接入设备通信方式、信息传输分析能力方面的不足,实现多种通信方式接入,及时反馈大量数据,快速完成电力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业务,满足智能电网建设的目标要求。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信接入设备包括:多种处理器、电源管理模块、多种无线通信网络、通信接口以及SRAM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多种无线通信网络、通信接口以及SRAM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对电力系统内的数据采集、控制和分析研判,所述SRAM存储器存入采样数据和分析研判的数据,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包括LoRa通信模组、Zigbee通信模组以及BLE通信模组,所述LoRa通信模组为中远距离无线通信模组,所述Zigbee通信模组为短距离无线通信模组,所述BLE通信模组为蓝牙通信模组,所述电源管理模块适配于所述通信接口的电压要求。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处理器包括MCU处理器和ARM11处理器,所述MCU处理器得以对各个传感器设备的驱动管理并采集传感器数据,控制微功率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所述ARM11处理器在硬件和系统层面进行虚拟化,解耦应用和系统之间的运行依赖,以及对电力系统内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和综合研判。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ARM11处理器包括业务APP服务模块,所述业务APP服务模块通过云边协同机制,得以下发APP,使得软件定义硬件。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MCU处理器得以对接入的传感器终端进行设备模型封装,并对采集数据定义数据模型,以适配电力规约协议。
作为一种优选地,所述通信接口包括光纤网络和4G/5G的无线通信。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通信接入设备进一步包括UART/JTAG调试配置接口,所述UART/JTAG调试配置接口连接于所述处理器,用于程序的在线调试和外部设备的通信。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通信接入设备进一步包括电源指示模块、状态显示模块和掉电检测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电源指示模块、状态显示模块和掉电检测模块,所述电源指示模块得以指示电源开关状态,所述状态显示模块得以显示所述通信接入设备的工作状态,所述掉电检测模块得以检测所述通信接入设备的电源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润和智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润和智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84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