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炉烟道尾部脱硝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7140.2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4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军;程宝卫;梅贤波;卫忠;张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高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6;B01D53/76;B01D5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3100 山西省运城***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烟道 尾部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炉烟道尾部脱硝净化装置,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SCR反应容器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温控腔,壳体的另一侧上部固定连接有EBA反应器,EBA反应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子束发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温控腔与第二温控腔,在第一温控腔与第二温控腔内充入炉内的高温热气,提供给SNCR反应容器与SCR反应容器合适的脱硝温度,增强催化板的催化效果,保证高炉烟气顺利被脱硝净化,减少净化设备的运行成本,实现循环经济,通过设置EBA反应器与电子束发生器,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为硫酸铵和硝酸铵,提高脱硝的效率,反应而得的硫酸铵和硝酸铵可用作优质化肥,综合运行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炉烟道尾部脱硝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锅炉排放出的NOx排放量占全国NOx排放总量的30%以上,是我国大中型城市的主要大气污染源,NOx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及光化学烟雾,破坏臭氧层,造成温室效应,严重危害自然环境以及人类、动植物的健康,目前,我国的工业锅炉大多增加了脱硫、脱硝等净化设备,但是,从实际实施中可以发现,在SCR脱硝工艺中,锅炉排放出的烟气会统一送入SCR反应器中进行脱硝处理,SCR反应器对进入其内部的烟气温度是有要求的,其要求烟气温度在290℃~430℃范围内,这样才能保证SCR反应器顺利、有效地进行,使锅炉最终排出烟气中的NOx含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由于环境温度的不同以及锅炉运行工况的不断调整,所排放出的烟气温度也是有高有低的,而应用于烟气脱硝中的SCR低温催化剂材料的正常工作温度在80℃~300℃之间,如果反应温度偏低,催化剂的活性会降低,导致脱硝的效率下降,且如果催化剂持续在低温下运行会使催化剂发生永久性损坏,如果反应温度过高,NOx生成量增加,还会引起催化剂材料的相变,使催化剂材料活性退化,缩减催化剂材料的使用寿命,此外,SCR反应器脱硝的效率为70%左右,要想达到更好的排放标准,必须增加其他脱硝净化设备。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2716665U中公开的CFB锅炉SNCR+SCR混合法烟气脱硝系统,该混合法烟气脱硝系统中的SCR脱硝反应器无法对温度进行调控,不便于创造良好的脱硝温度环境,蜂窝式或板式催化剂工作的温度得不到保障,影响蜂窝式或板式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以及脱硝的效果,此外,SNCR+SCR混合法烟气脱硝系统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脱硝的效率逐渐降低,如果没有其他辅助脱硝净化装置,无法满足未来新环保标准的要求,增大企业运行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炉烟道尾部脱硝净化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上部固定连接有SCR反应容器,所述SCR反应容器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温控腔,所述壳体的另一侧上部固定连接有EBA反应器,所述EBA反应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子束发生器。
可选的,所述SCR反应容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催化板,所述SCR反应容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贯穿壳体的内顶壁。
可选的,所述SCR反应容器的一侧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EBA反应器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另一侧下部设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上部设有旋风收集器。
可选的,所述EBA反应器下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与旋风收集器固定连接,所述旋风收集器的上表面插接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贯穿壳体。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下部固定连接有SNCR反应容器,所述SNCR反应容器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温控腔,所述SNCR反应容器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烟气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高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高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71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避免饲料残留的水产饲料投喂装置
- 下一篇:一种皮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