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地电位带电搭火作业的操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7092.7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0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余兆坤;彭期刚;刘凯;蒋涛;王劲;唐立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位 带电 作业 操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地电位带电搭火作业的操作装置,它包括线夹组件、支撑杆组件和套筒组件,所述线夹组件支撑在支撑杆组件上,套筒组件位于线夹组件的下方,所述线夹组件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和下夹板均为方形结构,上夹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二或三颗螺柱,下夹板套在螺柱上并通过垫片和螺母进行固定,在上夹板和下夹板的正对面上均设有上下对称的弧形凹槽,待连接的导线位于凹槽内。通过在绝缘杆的顶端设置上下横杆,可将线夹定位于横杆之间,再将待接的导线穿过线夹进行固定连接,即可进行带电搭火导线连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电作业的操作杆,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电位带电搭火作业的操作装置,属于输配电线路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线路检修过程中,将线路连接时,为了安全的需要,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现象,这会对部分用电客户造成不利的影响,而如何进行带电搭火线路连接,又不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还要保证操作安全可靠,这是现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地电位带电搭火作业的操作装置,通过在绝缘杆的顶端设置上下横杆,可将线夹定位于横杆之间,再将待接的导线穿过线夹进行固定连接,即可进行带电搭火导线连接,有效解决了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地电位带电搭火作业的操作装置,它包括线夹组件、支撑杆组件和套筒组件,所述线夹组件支撑在支撑杆组件上,套筒组件位于线夹组件的下方,所述线夹组件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和下夹板均为方形结构,上夹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二或三颗螺柱,下夹板套在螺柱上并通过垫片和螺母进行固定,在上夹板和下夹板的正对面上均设有上下对称的弧形凹槽,待连接的导线位于凹槽内。
所述上夹板的顶面上设有两个螺孔,定位板通过螺钉连接到螺孔上,定位板与上夹板之间有支撑杆组件穿过的间隙。
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均为导电的金属材料。
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绝缘杆,所述绝缘杆的顶端通过销轴连接有套筒,在套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端盖,端盖的上方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横连杆,在横连杆的上方通过竖杆固定连接有水平的上横杆,在横连杆的侧边固定连接有水平的下横杆,下横杆与上横杆平行,上横杆位于间隙内,下横杆位于下夹板之间。
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设有对称的两个U型槽,销轴两端卡在U型槽内且与绝缘杆固定连接。
所述连杆为对称的两根或四根V型布置结构。
所述竖杆为对称的两根或四根布置。
所述竖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一或支撑杆二。
所述套筒组件包括绝缘杆、套筒和端盖,绝缘杆的顶端通过销轴连接有套筒,在套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端盖,端盖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套筒头,套筒头的顶端内部有与螺母配合的螺母槽,螺母槽的下方设有螺栓头的空纳空腔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定位板的设计能有效防止线夹在绝缘杆抬升过程中坠落,在线夹与预搭火线路连接固定后方便绝缘杆取下,达到固定线夹的目的。通过在绝缘杆的顶端设置上下横杆,可将线夹定位于横杆之间,再将待接的导线穿过线夹进行固定连接,即可进行带电搭火导线连接。让预先搭火的设备预留出连接线,通过选取合适的线夹将搭火设备预留出的线路现固定在线夹上,通过与线夹匹配的操作杆与带电线路相连接,再使用套筒设备将线夹固定,达到带电搭火的目的。以地电位的操作方式让人体远离带电线路,保证人身安全的同时将工作开展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70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电源系统
- 下一篇: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的补水箱及燃料电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