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滤油盘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7022.1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3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程瑶;沈天戈;黄予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瑶 |
主分类号: | A47G19/04 | 分类号: | A47G19/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大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6 | 代理人: | 刘元仁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滤油盘,包括承接盘,所述承接盘顶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滤油盖。本实用新型中,滤油盖下部边缘部分有出汤孔洞,在滤油盖上层将菜品的固体物和液体物分离之后,出汤孔洞将会渗出处于液体物下层的汤汁,保证食物口感与味觉。滤油盖底部为空,承接盘中心有一环形环型凹槽,除环型凹槽以外盘底处于同一平面;环型凹槽在保证与滤油盖底部边缘配合嵌套的同时限制滤油盖的移动,以保证配合使用时的稳定性,设置有滤油盖和滤油网,所述滤油盖的顶部台面为凹面,凹面上有镂空花纹,以保证油汤可以顺利的向滤油盖中心集中然后被过滤,滤油盖的内部为中空,油脂可以通过滤油网流下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饮领域,具体是一种滤油盘。
背景技术
资料显示,推荐健康成年人食用油摄入限量为25-30克/日,但是我国居民人均摄入量高于44克/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食健康成为健康热门话题;而我国中餐饮食的大环境决定了美味菜品对于汤汁的需求,但是汤汁上层多余的油却又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现在市场上的大部分餐盘无法做到汤菜分离,导致油量摄入过多;而能做到汤菜分离的产品又无法将液体物上层的油脂与汤汁分离,无法保证菜品的丰富口感与味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油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滤油盘,包括承接盘,所述承接盘顶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滤油盖。
进一步的:所述滤油盖的顶部设置有滤油网。
进一步的:所述滤油盖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凹槽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滤油盖的底部四周设置有若干个出汤孔洞。
进一步的:所述承接盘内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环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滤油盖和承接盘的材料为隔热保温陶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本装置设置有滤油盖和滤油网,所述滤油盖的顶部台面为凹面,凹面上有镂空花纹,以保证油汤可以顺利的向滤油盖中心集中然后被过滤,滤油盖的内部为中空,油脂可以通过滤油网流下去。
2、本实用新型中,本装置设置有凹槽把手,滤油盖侧面上部有凹槽把手以便于使用者拿取,防止使用者拿取时被烫伤。
3、本实用新型中,滤油盖下部边缘部分有出汤孔洞,在滤油盖上层将菜品的固体物和液体物分离之后,出汤孔洞将会渗出处于液体物下层的汤汁,保证食物口感与味觉。滤油盖底部为空,承接盘中心有一环形环型凹槽,除环型凹槽以外盘底处于同一平面;环型凹槽在保证与滤油盖底部边缘配合嵌套的同时限制滤油盖的移动,以保证配合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滤油盘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滤油盘中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滤油盘中承接盘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滤油盘中承接盘的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1、滤油盖;2、滤油网;3、凹槽把手;4、出汤孔洞;5、承接盘;6、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瑶,未经程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70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浇筑模板
- 下一篇:一次性产后插管用防渗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