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肿瘤科多功能积液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6911.6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6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何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L2/08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陈斌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科 多功能 积液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肿瘤科多功能积液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积液抽取后没有进行杀菌操作,降低后续处理安全性的问题,包括处理箱、集液桶、注射管和穿刺针,所述处理箱的一端开设有排液孔,并螺栓固定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还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处理箱的内顶面设置有杀菌灯,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外圈螺旋配合设置有集液桶,且集液桶和所述处理箱通过输液通道贯通连接;所述集液桶外顶部的进液管螺栓安装有固定管。收集至集液桶内的积液将通过输液通道流通至处理箱内,杀菌灯将对处理箱内积液起到杀菌处理和存储的作用,保证了后续对积液处理时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肿瘤科多功能积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肿瘤科的临床诊疗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患者胸腔或者腹腔有积液的情况,这些液体需要及时的排出体外,否则液体膨胀对周边的伤口造成强烈的压迫,病人会十分的痛苦,因此需要有引流装置。
目前所采用的注射管与穿刺针连接的方法,将积液抽取出来,抽取出的积液基本都是含有有害物质的,需要经过进一步处理,但是目前没有相关的处理步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积液抽取后没有进行杀菌操作,降低后续处理安全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肿瘤科多功能积液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肿瘤科多功能积液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集液桶、注射管和穿刺针,所述处理箱的一端开设有排液孔,并螺栓固定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还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处理箱的内顶面设置有杀菌灯,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外圈螺旋配合设置有集液桶,且集液桶和所述处理箱通过输液通道贯通连接;
所述集液桶外顶部的进液管螺栓安装有固定管,且固定管的一端螺旋配合有安装管,安装管与所述注射管之间通过输液管相连,所述注射管的进口端连接有穿刺针。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上安装设置有抽取泵,且固定管的外壁胶接有撑杆。
优选的,所述注射管、输液管和穿刺针之间相互贯通,且输液管选择医用软管。
优选的,所述集液桶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处理箱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竖设有输液通道。
优选的,所述集液桶的底部内圈设置有内螺纹,处理箱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外螺纹,并螺旋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外壁固定胶接有收集箱,且收集箱的内腔中垫设医用垫。
优选的,所述集液桶的外壁固定胶接有把手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收集至集液桶内的积液将通过输液通道流通至处理箱内,杀菌灯将对处理箱内积液起到杀菌处理和存储的作用,保证了后续对积液处理时的安全性能。
2、本实用新型,安装管对固定管和输液管的安装起到连接作用,方便进行拆卸更换或清洗,穿刺针可以从注射管上取下进行更换,避免发生交叉感染,保证对不同患者使用积液处理装置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肿瘤科多功能积液处理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肿瘤科多功能积液处理装置的处理箱和收集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肿瘤科多功能积液处理装置的集液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处理箱、2医用垫、3收集箱、4输液通道、5安装管、6输液管、7注射管、8穿刺针、9电磁阀、10固定管、11抽取泵、12把手环、13集液桶、14杀菌灯、15排液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69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造影检查推注装置
- 下一篇:染色机的一种新型布槽调节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