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换热系统的无焰燃烧器或无焰燃烧器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6429.2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1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为臻;张景才;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D14/18 | 分类号: | F23D14/18;F23D14/02;F23D14/46;F24H9/18;F23C5/0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系统 燃烧 | ||
1.带有换热系统的无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其为中空的密闭腔体,其部分或全部外壁面采用催化器(4)、或换热机构(5)和催化器(4)构成,于密闭腔体的外壁面上设有燃气与助燃气混合气的气体入口(2);
催化器(4)为1个或2个以上的块状或板状的多孔催化剂结构;换热机构(5)为2个以上的金属管件内部连通的框架式结构,构成一金属管换热器,2个以上的金属管件间相互连通,于金属管换热器上设有换热介质入口(1)和换热介质出口(3);
每个块状或板状的多孔催化剂的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的六个面中至少有二个面上设有与多孔催化剂相贴接的金属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换热系统的无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无焰燃烧器为中空密闭的长方形筒体,其一侧端面由带有通孔的端板构成的进气端面,通孔作为气体入口(2),其余5个端面均由金属管件围成的框架及位于金属管框架内的多孔催化剂构成,金属管件和多孔催化剂位于筒体的外壁面上,所述金属管框架中的金属管间相互连通,构成换热机构(5),于换热机构(5)上设有换热介质入口(1)和换热介质出口(3);
或,无焰燃烧器为中空密闭的圆筒,其一底面由带有通孔的端板构成的进气端面,通孔作为气体入口(2),另一个底面和侧壁面均由金属管件围成的框架及位于金属管框架内的多孔催化剂构成,金属管件和多孔催化剂位于筒体的另一个底面和侧壁面上;所述金属管框架中的金属管间相互连通,构成换热机构(5),于换热机构(5)上设有换热介质入口(1)和换热介质出口(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换热系统的无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长方形筒体的无焰燃烧器,除进气端面之外的其余5个端面的外壁面均是由金属管件围绕成的长方形,长方形内部设有1个或2个以上的块状或板状的多孔催化剂;当设有2个以上的多孔催化剂时,相邻多孔催化剂由1个金属管件间隔;
或,圆筒无焰燃烧器,另一个底面金属管件围绕成的圆形,圆形内部设有1个或2个以上的块状或板状的多孔催化剂;当设有2个以上的多孔催化剂时,相邻多孔催化剂由1个金属管件间隔;侧壁面由2个以上的块状或板状的多孔催化剂和2个以上的金属管件依次间隔而成;所述金属管框架中的金属管间相互连通,构成换热机构(5),于换热机构(5)上设有换热介质入口(1)和换热介质出口(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换热系统的无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无焰燃烧器为中空密闭的筒体,
所述筒体的外壁面上开设有与筒体内部连通的气体入口(2),于筒体的外壁面上开设有2个以上的通孔,于通孔处填充有用于密封通孔区域的多孔催化剂、或多孔催化剂和金属管件,通孔面积之和为筒体外表面的80%以上;
所述催化剂包裹式密封安装于金属管件围成的框架孔内,或催化剂支撑式安装于金属管件围成的框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带有换热系统的无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多孔催化剂为块状或板状多孔整体催化剂或填充于中空容器内的颗粒催化剂,且无焰燃烧器腔体内和腔体外的容器壁面上开设有气体通孔;
金属管件为方形或圆形金属管,金属管件的中轴线与多孔催化剂的板体表面平行;金属管件垂直板体表面的宽度或直径与多孔催化剂板体的厚度相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换热系统的无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管换热器内装填有水或导热油作为换热介质。
7.一种带有换热系统的无焰燃烧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焰燃烧器为无焰燃烧器套组,是由2个以上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无焰燃烧器从内至外依次相互嵌套构成;从内至外相邻气体入口(2)依次串连;不同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无焰燃烧器的金属管换热器间依次串联或并联或串并混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换热系统的无焰燃烧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焰燃烧器为无焰燃烧器套组,是由2个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无焰燃烧器相互嵌套构成;即一个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无焰燃烧器置于另一个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无焰燃烧器的腔体内;从内至外相邻气体入口(2)依次串连;2个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无焰燃烧器间依次串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64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预热性能的注塑机入料结构
- 下一篇:一种齿条幕墙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