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500kV跳线上绕式双回路钻越塔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6381.5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9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邓建俊;潘峰;冯鹤;张彤;宋刚;李君斌;梅宇佳;王轶文;但汉波;潘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10 | 分类号: | E04H12/10;E04H12/2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琦;陈继亮 |
地址: | 31001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500 kv 跳线 上绕式双 回路 钻越塔 | ||
一种500kV跳线上绕式双回路钻越塔,包括塔头及设置在塔头下部的下塔身及塔腿,所述塔头包括塔身及上下布置在塔身上的上导线横担及下导线横担,所述上导线横担上设置有至少四组上绕式“I”型跳串;所述塔头的上部设置有地线支架,所述地线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上绕式“I”型跳串,所述上导线横担的长度小于所述下导线横担的长度;它具有节省塔材,塔头尺寸更小,对地距离增大,经济效益更可观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工程钻越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00kV跳线上绕式双回路钻越塔。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全国各区域电网网架不断完善。新建输电线路工程往往要钻越已有线路,铁塔高度需要尽量低,但是此时耐张塔的高度是由跳线对地距离控制。
在以往500kV线路耐张塔设计时,考虑跳线间隙,铁塔横担往往设计的较长,耐张串挂点也相应较外,造成了塔材以及线间距离的浪费。同时,跳线绝缘子串下垂,减小了铁塔对地距离,使得杆塔设计呼高相应增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采用双三角导线布置,并采用上绕式跳线结合鱼腹式横担结构,将压缩双回路塔头,同时铁塔呼高利用率比常规铁塔更高的500kV跳线上绕式双回路钻越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500kV跳线上绕式双回路钻越塔,包括塔头及设置在塔头下部的下塔身及塔腿,所述塔头包括塔身及上下布置在塔身上的上导线横担及下导线横担,所述上导线横担上设置有至少四组上绕式“I”型跳串;所述塔头的上部设置有地线支架,所述地线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上绕式“I”型跳串。
进一步地,所述上导线横担的长度小于所述下导线横担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上导线横担上设置有四组上绕式“I”型跳串,所述上导线横担包括对称设置在塔身对应两侧的第一连接横担及第二连接横担,所述第一连接横担为梯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横担为矩形结构,且每侧所述的第一连接横担及第二连接横担上均设置有一组上绕式“I”型跳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500Kv钻越线路的问题,且与常规双回路杆塔相比,不仅节省塔材,而且塔头尺寸更小,对地距离增大,经济效益可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500kV跳线上绕式双回路钻越塔,包括塔头1及设置在塔头1下部的下塔身2及塔腿3,所述塔头1包括塔身4及上下布置在塔身4上的上导线横担5及下导线横担6,所述上导线横担6上设置有至少四组上绕式“I”型跳串7;所述塔头1的上部设置有地线支架8,所述地线支架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上绕式“I”型跳串7。
参照图1所示,所述上导线横担5的长度小于所述下导线横担6的长度。所述上导线横担5上设置有四组上绕式“I”型跳串7,所述上导线横担5包括对称设置在塔身对应两侧的第一连接横担9及第二连接横担10,所述第一连接横担9为梯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横担10为矩形结构,且每侧所述的第一连接横担9及第二连接横担10上均设置有一组上绕式“I”型跳串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63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剪切型金属阻尼器
- 下一篇:一种清除直读光谱试样表面涂层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