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天候现浇混凝土板厚控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85375.8 | 申请日: | 2019-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1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曹剑;赵子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10 | 分类号: | E04G21/10 |
| 代理公司: | 鞍山顺程商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6 | 代理人: | 范伟琪;陈晴梅 |
| 地址: | 11403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天候 混凝土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天候现浇混凝土板厚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定位垫块,定位垫块为一次性的;主机中包括壳体、灯罩、电路板、密封板和金属极板,壳体内分成密封的上部空间和底部开口的下部空间,灯罩连接于壳体的顶部;上部空间内设有电路板、电源开关和锂电池,灯罩内设有两个LED灯;下部空间内三个金属极板分别对应设于三个空心调节柱的下端,三个金属极板对应为电源极板、目标板厚极板和超厚警报极板;空心调节柱相对密封板的高度可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使用方便,有效地减少了繁琐的板厚测量工序,提高了施工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后期楼板厚度偏差处理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天候现浇混凝土板厚控制器。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现浇混凝土是建筑施工的主要工序之一。目前,施工现场混凝土板厚施工控制手段多为布线控制或在浇筑时频繁用钢筋插入混凝土中进行量测等,在施工过程中人员走动频繁,很容易人为的使线的高度发生变化,造成板厚发生偏差。插入钢筋进行测量虽然能控制混凝土楼板厚度,但受到工人水平、环境等影响大,不方便操作且易产生较大误差,会增加后期的楼板厚度偏差处理的风险。
申请号为201721218804.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板厚控制器,包括主动调节架、上支架、下支架、联动测量器,上支架固定在主动调节架的安装盘上,下支架固定在主动调节架的滑动盘上,联动测量器的钎柱穿过下支架与上支架固定连接,联动测量器的滑动套与下支架固定连接。其优点是采用气缸联动自动控制,同时对板厚进行多点监测和有效控制,保证施工质量,节省人力和工时。
申请号为201821879964.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浇筑用板厚控制模具,浇筑用板厚控制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底座和十字形盖板,模具本体为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中空四面体,中空四面体的四个侧面都设置有第一接搭口和第二接搭口,第一接搭口位于侧面朝向第一开口的侧边,第二接搭口位于侧面朝向第二开口的的侧边;底座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十字形的凸起,凸起与第一接搭口匹配设置,十字形盖板与第二接搭口匹配设置。该模具可根据现场情况定制,就地取材,方便制作管理。
上述现有技术均只能在白天使用,不能在夜间使用,无法满足夜间混凝土施工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天候现浇混凝土板厚控制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装置可重复使用,操作方便,能减少常规板厚测量的繁琐工序,确保施工质量,降低混凝土楼板施工中现浇混凝土厚度的控制难度,同时也降低后期楼板厚度偏差处理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全天候现浇混凝土板厚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定位垫块,所述定位垫块为一次性的,其上设有与主机底部尺寸相匹配的凹槽;所述主机中包括壳体、灯罩、电路板、密封板和金属极板,壳体内设有密封板将壳体内部空间分成密封的上部空间和底部开口的下部空间,透明或半透明材质的灯罩连接于壳体的顶部;所述上部空间内设有电路板、电源开关和锂电池,灯罩内设有两个颜色不同的LED灯;所述下部空间内,壳体圆周方向最少设有两处开口,三个金属极板分别对应设于三个空心调节柱的下端,三个金属极板对应为电源极板、目标板厚极板和超厚警报极板,其中电源极板最低,目标板厚极板比电源极板高,超厚警报极板最高,相邻两个金属极板高度差不少于5mm;所述空心调节柱的顶端与密封板通过胀套相连接,所述胀套包括螺纹内套和螺纹外套,所述螺纹内套朝向下部空间一侧设有3~5处豁口,所述螺纹外套的内径为上大下小的锥体,空心调节柱相对密封板的高度可调节。
所述壳体外侧设有供横向标尺上下移动活动连接的轨道,所述轨道的截面为矩形槽、T形槽或燕尾形槽;所述横向标尺为L形,横向标尺的水平段上设有水泡式水平仪;所述轨道和横向标尺上对应绘有刻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53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公路新型防撞波形护栏
- 下一篇:一种易爆粉末压实安全生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