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2865.2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66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平;张庭生;范志勇;孔维东;常琨;曹浩;韩磊;张祖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D17/06 | 分类号: | B61D17/06;B61D17/08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2 | 代理人: | 李龙 |
地址: | 610038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快递 业务 动车 车厢 驱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车组车辆车厢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解决了货物在动车组运输过程中的装卸过程中货物受车门打开程度的限制只能依靠人工装卸,装卸速度慢效率低,而且只限于小尺寸的货物运输,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包括车厢骨架和侧墙,侧墙上设置有驱动装置,可以驱动侧墙的转动使侧墙打开和关闭。本实用新型可以将侧墙变为掀背式,解决目前车门打开程度的限制只能依靠人工装卸,装卸速度慢效率低,而且只限于小尺寸的货物运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车组车辆车厢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这些年我国国力的逐渐增强的同时我国的科技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进步,高铁技术与高铁设计同样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高铁在欧洲,美国与日本的经济中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只预测高铁市场,这将是所有高铁应用中增长率最高的,因此肢体高铁与恢复设备的应用与研究具有广阔的市场与前景。
目前,铁路自诞生2000年来以其舒适性好,运力大、速度快等优点,发展迅速,铁路在当今交通运输中占有特殊地位,已成最具成本效益的旅游运输方式,高速的铁路运输已成世界潮流,它是影响各国运输结构,刺激各种现代运输的最好的方式,自1990年以来我国铁路运输行业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受到其他运输业的影响,铁路速度是当时的首要难题,经过十多年高速的发展,我国的铁路经历了五次比较大的提速。
现有技术中,货物在动车组运输过程中的装卸过程中货物受车门打开程度的限制只能依靠人工装卸,装卸速度慢效率低,而且只限于小尺寸的货物运输,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货物在动车组运输过程中的装卸过程中货物受车门打开程度的限制只能依靠人工装卸,装卸速度慢效率低,而且只限于小尺寸的货物运输,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其目的在于:对动车车厢的侧墙进行改造,将侧墙变为掀背式,解决目前车门打开程度的限制只能依靠人工装卸,装卸速度慢效率低,而且只限于小尺寸的货物运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快递业务的动车车厢侧墙驱动装置,包括车厢骨架和侧墙,所述侧墙上设置有连接管固定装置,所述连接管固定装置连接有旋转连接管,所述车厢骨架与侧墙通过旋转连接管连接,所述车厢骨架上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上连接有摇杆,所述摇杆与侧墙之间连接有连杆,所述摇杆和车厢骨架之间设置有电动缸,所述摇杆与支座铰接,所述摇杆与所述连杆的铰接点至摇杆与支座的铰接点之间具有距离A,所述摇杆与所述电动缸的铰接点至摇杆与支座的铰接点之间具有距离B,所述距离A与距离B的比值范围为2:1至5:1,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于侧墙,所述连杆与侧墙的连接点到侧墙顶部具有距离C,所述侧墙的顶部到底部具有距离D,所述距离C与距离D的比值范围为2:1至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28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钢打磨加工用定位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机磁环加工用润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