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散热风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81937.1 | 申请日: | 2019-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4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印;赵光强;梁发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捷夫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F01P11/10;F04D29/6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113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安装 散热 风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风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散热风扇,包括散热器本体,所述散热器本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安装仓,所述安装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该便于安装的散热风扇,通过设置拉杆,向远离散热风扇的那一侧拉动拉杆,第三弹簧被压缩,卡杆向远离散热风扇的那一侧运动,便可轻松抽出散热风扇进行拆卸,需要安装时,向远离散热风扇的那一侧拉动拉杆,第三弹簧被压缩,第二伸缩杆压缩,卡杆向远离散热风扇的那一侧运动,放入散热风扇,由于第三弹簧的张力,卡杆向远离散热风扇的那一侧运动,卡杆卡在安装板上方,实现了散热风扇的便于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风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散热风扇。
背景技术
汽车散热器材料与制造技术发展很快,铝散热器以其在材料轻量化上的明显优势,在轿车与轻型车领域逐步取代铜散热器的同时,铜散热器制造技术和工艺有了长足的发展,铜硬钎焊散热器在客车、工程机械、重型卡车等发动机散热器方面优势明显,国外轿车配套的散热器多为铝散热器,主要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考虑(尤其是欧美国家),在欧洲新型的轿车中,铝散热器占有的比例平均为64%,从我国汽车散热器生产的发展前景看,硬钎焊生产的铝散热器逐渐增多,硬钎焊铜散热器也在公共汽车、载货汽车和其他工程设备上得到应用。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汽车散热器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安装弹簧,散热风扇不易安装,没有设置折板,水流速度快,不能延长水在散热器芯内的流动速度,散热效率低,且散热风扇在工作时没有对其产生的震动进行减震,由此散热风扇的使用寿命不长,故此,提出一种便于安装的散热风扇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散热风扇,具备便于安装和减震等优点,解决了汽车散热器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安装弹簧,散热风扇不易安装,没有设置折板,水流速度快,不能延长水在散热器芯内的流动速度,散热效率低,且散热风扇在工作时没有对其产生的震动进行减震,由此散热风扇的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便于安装和减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散热风扇,包括散热器本体,所述散热器本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安装仓,所述安装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仓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安装仓内部的拉杆,两个所述拉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卡杆,两个所述拉杆的外侧均活动连接有分别与安装仓的左右两侧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三弹簧,两个所述第三弹簧分别与两个卡杆相离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卡杆的正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三U型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三U型连接块的内部均通过转动杆活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安装仓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第四U型连接块,两个所述第四U型连接块的内部分别通过转动杆与两个第二伸缩杆活动连接,所述散热风扇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相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一伸缩杆,所述安装仓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伸缩杆固定连接的滑轨,同侧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外侧均活动连接有分别与两个连接板相离的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同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均与滑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相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二U型连接块,同侧两个所述第二U型连接块的内部均通过转动杆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滑轨相对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U型连接块,同侧两个所述第一U型连接块的内部均通过转动杆与第一连接杆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同侧两个所述滑块大小相同且互相对称,所述连接板和第一伸缩杆呈垂直状。
优选的,所述安装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贯穿孔,且贯穿孔的直径与拉杆的直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拉杆呈T字型,所述卡杆呈T字型,所述安装仓的顶部呈缺失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捷夫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捷夫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19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绝缘性高的电加热元件
- 下一篇:转阀综合流量测试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