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进管壁式混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1691.8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9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殷桂权;胡忠斌;曲洪亮;段一军;徐浩兴;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1N13/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7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壁 式混气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侧进管壁式混气结构,包括封口端盖,封口端盖的轴向延伸部与筒体密封连接,封口端盖的轴向另一端与管壁式端盖相连接;所述管壁式端盖的内壁面固定有扰流板,以实现对气流的扰流;所述筒体的内腔固定隔板,隔板上设有通孔。该混气结构能有效解决现有侧进气后处理产品过长的问题,同时兼顾后处理的气流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侧进管壁式混气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基建投资力度增大,非道路行业快速发展,2020年12月1日起,非道路移动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将正式实施。在非道路后处理边界日益严苛的形势下,生产厂家在产品结构设计上迎来了新的挑战。现今市场使用的侧进气后处理连接的结构多采用在圆形筒体上开孔和直管焊接,再往筒体上焊上圆形端盖的形式。这种后处理结构常常用于常规车型上,产品往往很长,在特定车型上无法加装,通用性不强。同时受整车边界影响,SCR混合段的长度无法保证,气流均匀性不佳,氨混也达不到要求。常常因为结构的问题,后处理长度不能控制在给定边界内,达不到客户的要求,有的甚至造成后处理性能或其他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侧进管壁式混气结构,该混气结构能有效解决现有侧进气后处理产品过长的问题,同时兼顾后处理的气流均匀性。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侧进管壁式混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封口端盖,封口端盖的轴向延伸部与筒体密封连接,封口端盖的轴向另一端与管壁式端盖相连接;
所述管壁式端盖的内壁面固定有扰流板,以实现对气流的扰流;
所述筒体的内腔固定隔板,隔板上设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扰流板包括底板及连接于所述底板沿长度方向两端的侧板,侧板与底板表面呈钝角布置,底板与侧板上均设置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的边缘设有隔板翻边、管舌,其中管舌从筒体的凹槽中穿出并与封口端盖固定连接,隔板翻边与筒体内壁焊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舌的弯折方向为沿轴向朝向筒体一侧倾斜弯折,隔板翻边沿轴向朝向管壁式端盖一侧弯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壁式端盖与封口端盖相配合后形成进气口,进气口的轴向与筒体的轴向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1)大大缩短了侧进气后处理结构的长度,能够让后处理适用于更严苛的边界条件。
(2)能适应立置、横置、U型或者S型的后处理结构。
(3)结构简单实用、能兼顾后处理的气流均匀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2中,包括管壁式端盖1、扰流板2、底板2-1、侧板2-2、隔板3、管舌3-1、隔板翻边3-2、封口端盖4、筒体5等。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侧进管壁式混气结构,包括封口端盖4,封口端盖4的轴向延伸部与筒体5密封连接,封口端盖4的轴向另一端与管壁式端盖1相连接;管壁式端盖1的内壁面固定有扰流板2,以实现对气流的扰流;筒体5的内腔固定隔板3,隔板3上设有通孔。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增强管壁式端盖1的强度在其表面设置了加强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16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轮
- 下一篇:一种可辅助钢卷上下料的翻转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