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现浇楼板厚度控制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81240.4 | 申请日: | 2019-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3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波;曾佳;乔亚伟;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10 | 分类号: | E04G21/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5 | 代理人: | 孙甫臣 |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板 厚度 控制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现浇楼板厚度控制工具,包括板体,板体的上侧面固设有若干凸起,凸起的上侧面至板体的上侧面的高度为5mm‑13mm,板体的下侧面设有多根支撑腿,支撑腿包括杆体、螺杆、圆筒和螺纹套筒,杆体的上端固定在板体的下侧面,杆体的下端固定在圆筒的上端,螺杆的上端固定在圆筒内,螺纹套筒的上端位于圆筒内,螺杆的下端螺合在螺纹套筒内,圆筒的内腔的下端固设有弹性橡胶环,螺纹套筒与弹性橡胶环的内孔过盈配合。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控制楼板厚度时十分方便;支撑腿的长度可以调节,能够满足一定范围内不同设计厚度的楼板的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取出重复利用,节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现浇楼板厚度控制工具。
背景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现浇楼板的厚度进行控制,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要求现浇楼板的板厚允许偏差范围为-5mm~+8mm之间。
现有常用的控制板厚的方法为:浇捣前,抄50线到柱筋上(用油漆标出),浇注砼时用广线拉两点,广线到板面,高差为50公分就可以控制一条线的标高,只要在钢筋上抄足够多的点,即可以控制板面标高,以此对板厚进行控制。但是使用这种方法控制板厚时,需要施工人员拉广线,然后使用卷尺对每块板上的多个点进行测量,操作起来十分麻烦;尤其在夜间浇筑混凝土时,由于光线较暗,不容易看清卷尺上的刻度,容易出现测量错误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现浇楼板厚度控制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上侧面固设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的上侧面至所述板体的上侧面的高度为5mm-13mm,所述板体的下侧面设有多根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包括杆体、螺杆、圆筒和螺纹套筒,所述圆筒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所述螺纹套筒下端封闭上端开口,所述杆体的上端固定在板体的下侧面,所述杆体的下端固定在圆筒的上端,所述螺杆的上端固定在圆筒内,所述螺杆与圆筒同轴心线设置,所述螺纹套筒的上端位于圆筒内,所述螺杆的下端螺合在螺纹套筒内,所述圆筒的内腔的下端固设有弹性橡胶环,所述螺纹套筒与所述弹性橡胶环的内孔过盈配合。
进一步,所述板体和所述凸起均由荧光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板体的上侧面固设有把手。
进一步,所述板体呈方形、三角形或圆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在使用之前,通过转动螺纹套筒,使螺纹套筒在螺杆上移动,以此调节板体上的每条支撑腿的长度,边调节边用尺子测量支撑腿的长度,保证支撑腿的长度与板体的厚度之和比楼板的设计厚度小5mm即可;然后在需要浇筑的楼板的各个角处和中部均放置一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现浇楼板厚度控制工具,每个控制工具的支撑腿的下端均与楼板的模板接触,此时即可浇筑混凝土,由于凸起的上侧面至所述板体的上侧面的高度为5mm-13mm,在浇筑混凝土时只需要保证混凝土面没过板体,且凸起露出混凝土面,此时板厚便在允许误差-5mm~+8mm范围之内,楼板厚度即满足规范要求,只需要将混凝土面控制在凸起的上端面和板体的上表面之间即可,控制楼板厚度十分方便;支撑腿的长度可以调节,能够满足一定范围内不同设计厚度的楼板的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取出重复利用,节省成本;在弹性橡胶环的保护作用下,混凝土不能进入圆筒内,防止混凝土凝固在螺杆上或进入螺纹套筒内,防止了因清除螺杆或进入螺纹套筒内的混凝土而对螺杆或螺纹套筒上的螺纹造成损坏,增长了使用寿命。
2、所述板体和所述凸起均由荧光材料制成。在夜间,工作人员也能明显的看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现浇楼板厚度控制工具;在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面完全覆盖板体,但是没有完全覆盖凸起时,此时只能看到发出荧光的凸起,而不能看到板体,说明楼板厚度在规范允许误差范围内,方便在夜间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12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音隔热一体的中空玻璃
- 下一篇:一种具有隐藏功能的门铰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