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空气电池电堆的主动正压供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75764.2 | 申请日: | 2019-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6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黄宗洪;曾玉府;陈寄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宗洪 |
| 主分类号: | H01M8/04089 | 分类号: | H01M8/04089;H01M8/04014;H01M12/06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邹剑峰 |
| 地址: | 410011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空气 电池 主动 正压 供氧 系统 | ||
1.一种金属空气电池电堆的主动正压供氧系统,所述电堆由至少两个金属空气电池单体级联叠合安装形成,所述电池单体包括单体框架(1)、对称设置在单体框架(1)两侧的正极(2)、以及插设在单体框架(1)内的负极(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堆的主动正压供氧系统包括:
设置在所述电池单体正极(2)外侧的通气板(22),所述通气板(22)上设有暴露正极(2)的通气窗(221),所述通气板(22)的外侧表面上设有若干通气槽(222),所有通气槽(222)至少有一端与通气窗(221)连通;
所述单体框架(1)上贯穿设置有与所述通气槽(222)相连通的进气口(121)和排气口(122),相邻的所述单体框架(1)的进气口(121)之间和排气口(122)之间在所述电池单体叠合拼接后一一对接,以形成整个所述电堆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相邻所述电池单体的正极(2)之间通过所述通气板(22)上的通气窗(221)和通气槽(222)形成若干连通所述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的气流通道;其中,所述进气通道与气体输送设备连接,排气通道连接气体回收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空气电池电堆的主动正压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板(22)上的通气窗(221)位于电池单体内部放电反应区域在正极(2)上的投影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空气电池电堆的主动正压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窗(221)内设置有分隔筋(23),所述分隔筋(23)将通气窗(221)分割为多个通气窗单元,所述分隔筋(23)上也设置有通气槽(222),相邻的两个通气窗单元通过分隔筋(23)上的通气槽(222)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空气电池电堆的主动正压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槽(222)沿通气板(22)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空气电池电堆的主动正压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21)和排气口(122)均沿所述单体框架(1)的级联叠合方向贯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空气电池电堆的主动正压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21)设置在所述单体框架(1)的底部,所述排气口(12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排气口(122)对称设置在所述单体框架(1)的顶部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空气电池电堆的主动正压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框架(1)的外侧表面设有将所述通气板(22)上的通气槽(222)与进气口(121)和排气口(122)分别导通的导流槽(123),其中一个所述导流槽(123)位于所述进气口(121)与通气板(22)底边之间设置;另一个水平设置于所述通气板(22)顶边的上方,两端均与所述排气口(122)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金属空气电池电堆的主动正压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槽(222)为半圆截面或椭圆截面或多边形截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宗洪,未经黄宗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757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水冷和浸入式相变液冷的光纤激光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太阳能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