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箱体及显示屏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71981.4 | 申请日: | 2019-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9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冯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海明;刘芳 |
| 地址: | 5105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箱体 显示屏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箱体及显示屏。其中,LED箱体包括:壳体、灯板、第一无线信号传输装置、控制器及第二无线信号传输装置;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磁吸件,且第一导电磁吸件用于连接电源;灯板的底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导电磁吸件相吸引的第二导电磁吸件,驱动器件和LED灯分别与第二导电磁吸件电连接;当第二导电磁吸件与第一导电磁吸件相吸引接触时,实现灯板和壳体的连接,同时,向灯板上各个器件供电;第一无线信号传输装与第二无线信号传输装置通信连接,相比于连接器有限次的插拔寿命,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使用寿命长,并且,无线信号传输稳定,有利于降低故障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箱体及显示屏。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点阵模块或像素单元组成的平面式显示屏幕,由于其具有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组态灵活、色彩丰富以及对室内外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LED显示屏通常是由多个LED箱体拼接而成,每个LED箱体包括壳体和灯板,壳体和灯板上分别设置有螺纹孔,紧固螺丝分别与壳体和灯板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实现壳体与灯板的固定连接。为向灯板供电并传输数据信号,灯板上设置有连接器,壳体上设置有连接板,其上设有与连接器插接的连接座,连接器与连接座连接后,向灯板供电并传输数据信号,以在灯板上显示文字、图像、视频等信息。
但是,连接器和连接板插接方式容易出现盲插的现象,使得灯板和壳体的固定、维修过程变得困难,并且多次插拔连接器和连接板,容易造成接触不良而提高维修频率,从而影响LED屏幕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箱体及显示屏,以解决现有连接器和连接板插接方式容易出现盲插的现象,使得灯板和壳体的固定、维修过程变得困难,并且多次插拔连接器和连接板,容易造成接触不良而提高维修频率,而影响 LED屏幕使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LED箱体,包括:壳体、灯板、第一无线信号传输装置、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的第二无线信号传输装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磁吸件,且所述第一导电磁吸件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灯板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电连接的驱动器件和LED灯,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电磁吸件相吸引的第二导电磁吸件,且所述壳体和所述底板围成容纳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传输装置的容纳空间,所述驱动器件和所述LED灯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电磁吸件电连接;当所述第二导电磁吸件与所述第一导电磁吸件相吸引接触时,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二导电磁吸件电连接;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传输装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传输装置通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的LED箱体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箱体,控制器通过第一无线信号传输装置和第二无线信号传输装置向灯板发送数据信号,相比于连接器有限次的插拔寿命,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使用寿命长,并且,无线信号传输稳定,有利于降低故障率;通过第一导电磁吸件和第二导电磁吸件之间的磁力吸引,实现灯板和壳体的连接,同时,电源通过接触的第一导电磁吸件和第二导电磁吸件向灯板上各个器件供电,无需在灯板上设置其他供电导线,使得LED箱体内简单,有利于后续维护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LED箱体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传输装置集成在所述控制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LED箱体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为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为能够接收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发射的无线信号的无线信号接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LED箱体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导电磁吸件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导电磁吸件在所述灯板上均布;所述第一导电磁吸件为多个,且每个所述第一导电磁吸件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导电磁吸件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719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