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床旁负压连接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70783.6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2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青莎莎;肖红英;尹媛;陈晓芳;杨琴;刘思思;张悦;王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9/22 | 分类号: | A61M39/22;A61M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84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床旁负压 连接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床旁负压连接接头,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透明的管体,管体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头,管体的中部沿径向插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位于管体内的一端固定有与管体内孔对应的阀板,阀板与管体内孔的配合面上固定有密封垫。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床旁负压连接接头在病人下床活动时容易造成感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床旁负压连接接头。
背景技术
床旁负压连接接头一般指的是用于床旁持续负压吸引管与血浆引流管之间的连接通道,可有效的保持持续负压吸引,引流出创腔中的渗血、渗液。
然而现有的床旁负压连接接头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现有的床旁负压连接接头大多采用玻璃接头连接各管道,这种连接头,病员下床活动不便,且下床后引流管道未完全封闭,易造成感染。且玻璃接头两头较尖较小,遇引流液粘稠易造成管道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床旁负压连接接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床旁负压连接接头在病人下床活动时容易造成感染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床旁负压连接接头,其包括透明的管体,管体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头,管体的中部沿径向插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位于管体内的一端固定有与管体内孔对应的阀板,阀板与管体内孔的配合面上固定有密封垫。
进一步地,转动杆位于管体外的一端垂直固定有转动手柄。通过转动手柄便于在旋转转动杆时握持,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转动杆与管体的管壁间隙配合,转动杆与管体的管壁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通过橡胶密封圈来密封转动杆与管壁之间的间隙,提高本接头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阀板为圆板,密封垫固定于阀板的外圆柱面上。圆板与管体内孔壁接触,通过外圆柱面上的密封垫密封,防止人体组织液从负压管中流出,也防止外部的细菌、尘土进入病人的创腔中引起感染。
进一步地,转动杆固定于阀板的直径线上。使得在打开或关闭阀板时,阀板是绕着其中轴线转动,使得阀板不管是正转还是反转都能在转动较小角度下进行打开或关闭状态的转换,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连接头为固定于管体两端的锥管部,锥管部上设置有呈螺旋形缠绕且向外侧凸出的防滑纹。防滑纹能够防止连接的负压管脱落,防滑纹呈螺旋缠绕,便于在连接时能够通过转动来使负压管从锥管部的小径端移动到大径端,降低操作难度,提高连接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管体、转动杆和阀板的材质均为塑料。塑料不易破碎,病人下床活动过程中不会造成本接头的破碎,使病人活动更加自由、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方案中的床旁负压连接接头连接负压管和引流管时连接和拆卸方便,在病人下床活动过程中,旋转转动杆带动阀板密封管体内孔后,将本接头从靠近负压产生装置一端的负压管上脱离,使本接头悬挂在位于人体一侧的引流管上,能够有效防止病人在活动过程中体液流出污染周围环境,同时也能防止周围环境给病人的创腔造成感染,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床旁负压连接接头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阀板打开状态图。
其中,1、管体;11、管体内孔;2、连接头;21、锥管部;22、防滑纹;3、转动杆;4、阀板;41、密封垫;5、转动手柄;6、橡胶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市人民医院,未经德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707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拼装式微型消防站
- 下一篇:一种防夹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