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临床护理用胃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9979.3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7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谢占玉;晋仁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占玉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0008 青海省西***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床 护理 用胃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床护理用胃管,包括出食软管、出食硬管、下半球壳和上半球壳;所述出食软管的底端通过出食管接头连接出食硬管的顶端,所述出食硬管的侧面均匀开设有流入孔,且出食硬管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顶部连接有上半球壳,上半球壳的顶部设有圆口,所述连接环的底部连接下半球壳,上半球壳和下半球壳构成一个球型空壳,下半球壳的侧面等角度开设有弧形通槽;该临床护理用胃管,即可对肠胃减压引流,又可以对胃部供给营养,两种功能有机结合,减小胃管的使用量,并且取出胃管的过程中胃管内部的液体不会回流,胃管的引流口位置设有多处,防止胃部组织阻塞引流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用胃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临床护理用胃管。
背景技术
大多数医院对于需要肠胃减压引流或者自主进食功能障碍的患者,临床上常用胃管插入的方法进行肠胃减压引流或者供给营养,现在减压引流或者供给营养的的胃管大多是分开的,并且引流的胃管端部的引流口位置单一容易堵塞,取出胃管的过程中胃管内部暂存的液体容易回流至胃部,影响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临床护理用胃管,即可对肠胃减压引流,又可以对胃部供给营养,两种功能有机结合,减小胃管的使用量,并且取出胃管的过程中胃管内部的液体不会回流,胃管的引流口位置设有多处,防止胃部组织阻塞引流口,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护理用胃管,包括出食软管、出食硬管、下半球壳和上半球壳;
所述出食软管的底端通过出食管接头连接出食硬管的顶端,所述出食硬管的侧面均匀开设有流入孔,且出食硬管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顶部连接有上半球壳,上半球壳的顶部设有圆口,所述连接环的底部连接下半球壳,上半球壳和下半球壳构成一个球型空壳,下半球壳的侧面等角度开设有弧形通槽;
所述出食硬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套管,且出食硬管的顶部内侧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底部等角度设有不少于六个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侧面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伸缩杆的底端连接活动套管的顶部,所述活动套管的侧面均匀开设有与流入孔对应的圆孔,所述活动套管的内侧底部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止回塞,所述止回塞与上半球壳顶部的圆口上下对应设置;
其中:还包括供给软管、供给管接头和供给硬管,所述供给软管位于出食软管的内部,所述供给软管的底端通过供给管接头连接供给硬管的顶端,所述供给硬管位于出食硬管的内部,且所述供给硬管的底端穿过圆口并且贯穿下半球壳的底部中心,所述止回塞的中部开设有滑孔,所述供给硬管的外侧与滑孔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安装在供给硬管的底端端部,通过单向阀可以在胃管引流时关闭供给硬管,防止胃部液体进入供给硬管,并且在供给硬管供给营养液后防止已经进入胃部的营养液回流至供给硬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供给软管的顶端弯折并且穿过出食软管的顶部侧面,且所述供给软管的外侧穿过出食软管侧面的位置通过密封胶密封设置,供给软管从出食软管旁侧穿出,并且穿出部位密封设置,可以再引流出食过程中保持出食软管中的负压状态。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不少于三个且在出食硬管的侧面轴向等距离套接,支撑环可以支撑起胃部组织,防止胃部组织贴在出食硬管的外侧从而阻塞住流入孔影响引流减压。
进一步的,所述出食软管的外径大于出食硬管的外径,所述支撑环的外径小于出食软管的外径,支撑环外径小于出食软管,从而使胃管端部外径保持在较小尺寸,防止直径过大影响胃管的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临床护理用胃管,具有以下好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占玉,未经谢占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99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用饲料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90°端子自动检测机